您的当前位置:

富锦市

  市委书记:周 宏 1964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郭广福 李源波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世文
    市长:郭广福 1970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9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肖纯金 刘久英 李振波
    陈佩永 杜国力 任丽新(女)马世春
    市政协主席:吕广良
    【概况】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幅员面积8 224平方公里,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1/13。下辖10个镇、1个城关社区、266个行政村,境内有农垦建三江管理局3个国有农场。全市总人口48万,耕地面积61. 33万公顷。富锦市1409年设制,1909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89年富锦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1990年富锦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立为黑龙江省地方性中心城市。1998年,富锦先后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生态城市,9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3次被评为“龙江最具活力市县”,被誉为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素有“北国粮都”美誉。
    农业经济 高产高效作物面积迅速增加,全部耕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发展到10万公顷。生猪年出栏超过80万头,奶牛存栏近万头。组建11个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地流转大厅等服务设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完成富锦东堤、幸福灌区配套节水改造续建等水利工程建设,与农垦建三江管局共同规划建设“两带一区”(同三公路百万亩高产攻关示范带、百公里农业科技示范带、二龙山与建三江交界处9.7公里集中展示区)。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3亿公斤。
    工业经济 工业园区进入立体开发建设新阶段,成为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的工业示范园区。初步形成农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1户增加到59户,总产值、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55亿元、10. 68亿元和4亿元。“卧虎泉”、“梅亚”、“龙锦”成为省级驰名商标。
    第三产业 启动东平港项目,建成口岸国际物流园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7 543万美元,5年增长8.3倍。引进面向全国的粮食交易大市场,建成新天地商厦、新玛特购物中心、农资大市场、农机大市场等一批全省县域一流、佳木斯县域最大的专业市场。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成为AAA级旅游景区,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成为黑龙江省唯一、北方最大、全国湿地景观整体展示效果最好的宣教馆。非公有制经济达到9 769户,实现增加值13.5亿元。
    项目建设 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51个,争取国省资金15.5亿元。实际利用域外资金40亿元。中宇风电、富龙风电、北方水泥、龙江拖拉机等项目相继建成,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9亿元,实现6平方公里土地集中连片、“五通一平”(通路、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讯、平整土地)。建成变电站、东郊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等配套设施,锦稻、兴泽、金珠满江、华豆科技等企业相继落户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两个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之一,成为佳木斯东部面积最大、功能最全、层次最高的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399 800万元,同比增长49. 01%。与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以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地企业建立友好往来关系,特别是与中粮、中牧、中建、华润、泰达、光明、伊利、飞鹤等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136个,完成投资94.6亿元;争取国省投资项目134个,到位资金16.7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 18亿元,共铺装水泥砼路面6.3万平方米,沥青砼路面1.9万平方米,花岗岩路面6 762平方米,人行道板1.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11盏。完成棚户区改造1 012户、9.2万平方米。建安工程完成111万平方米,安装立体花柱、五色草花架、景观花箱等446处。共栽植乔木树种3 875株,各种花灌木50万株,Fl代37万株、宿根花卉18万株、草本花苗78万株,铺植草坪3.15万平方米,绿化覆被率35%,城市绿地率为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平方米。
    社会事业 共有省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7所,省合格学校22所,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67.4%,位居佳木斯地区之首、全省前列。建成1.6万平方米的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楼,挂牌成立佳木斯市技师学院富锦分院,培训各类技能人员9 230人。新建11个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201个、示范性农家书屋2家,农村文化大院、图书活动室60余家,安装健身路径56套,标准健身工程l套,农民健身工程46套,投资4 500万元新建4万平方米全民健身休闲广场8处和松花江书法碑林等7处文化活动场所.新建600平方米标准化乒乓球馆、5 200平方米艺体馆、1 200平方米的体校办公楼和三合一田径运动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近80万平方米,市民人均活动面积近5.6平方米。有医疗卫生机构374家,其中市直医院7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校1个、乡镇卫生院17个、农村卫生所346个。拥有病床89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