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勃利县

  县委书记:王义光 1970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93年参加工作,2008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邵洪杰 曲洪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世宝
    县长:邵洪杰 1965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II月任现职。
    副县长:张学玉 纪振华 王 颖(女)
    刘玉泉 田树盛 刘 颖(女)
    县政协主席:白长云(女)
    【概况】
    勃利县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与宝清、鸡东、林口、依兰、桦南等县接壤。全县总面积2 5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 44万公顷,主要农经作物有大豆、玉米、水稻、烤烟等;全县总人口32.1万,其中城镇人口10.9万、农村人口21.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3‰。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黄金、石墨、花岗岩、大理石、氟石、膨润土等。勃利县工业门类齐全,共有31家规模以上企业,已形成煤化工循环、农副食品加工、农机制造、木材加工、烟草制品等产业。
    产业项目 全年重点推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4个,落实招商引资项目75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增长16. 1%。龙海木塑、大兴牧业、嘉美油脂等续建项目顺利实施,双星风电、金泰环己酮、己二酸等新项目陆续开工,亿达烧结砖一期、东响玻璃纤维棉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农机产业园获得省第一批结构调整资金支持,三江变压器通过转制焕发生机,勃农大马力农机配套农机具项目开工建设,金宝源异地迁建完工,机械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共争取农田水利、社会事业、保障救助等专项补助6.3亿元,全县财力总规模达到14.5亿元。利健甜菊糖赴香港签约产业项目合作,参加德国“科隆国际食品展览会”,成功组织参加“哈洽会”、七台河家具节等大型展会,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60万美元。
    农业 发放各类强农惠农资金9 034万元,争取水土保持、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治理等水利建设资金1. 43亿元,投入九龙水库建设资金6 448万元。新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3个,新增绿色食品标志8个,3户企业晋升省级产业化龙头,泰利马铃薯制品等5家企业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农合组织和行业协会119个,带动土地流转4. 27万公顷,转移劳动力5.5万人。投入1 000余万元特色农业扶持资金,支持棚室蔬菜、葡萄、肉鸡肉鸭等规模经营,抢垦吉祥村荣获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争取林区公路、生态绿化、国有林场危房改造等资金5 483万元,蓝靛果种植、挂袋木耳、红松果仁等林业经济快速发展,集体林权改革全部完成。对上争取产业化、种羊原种繁育和生猪良种补贴等资金1.3万元,提供养殖贴息贷款近2 000万元,畜牧业产值实现5.7亿元,增长9.6%。
    城乡建设 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远见公司对开发区产业布局和西大圈旅游进行规划。累计投入1.8亿元用于城乡建设“十项整治”,完成学府路、南出口改造,修建主城区黑白路面11条,实施垃圾污水处理、燃气工程、换热站建设,开展博兴化工、鲁龙和1 12家地摊烧烤清洁燃料炉具改造等污染源治理,进行保洁绿化、美化和工矿物业小区整治、中心大街楼体外立面和牌匾改造。全年开发房地产37.3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1 600套,改造泥草房6 500户,棚户区改造654户,连续荣获全省廉租房建设、泥草房改造和墙改先进县称号。拆除违建28处,组织6 000余名机关干部开展清垃圾会战。大四站、双河被列为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投入2 600余万元用于26个市级示范村和重点村建设,落实一事一议和以奖代投资金3 000余万元,带动近亿元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 争取各类专项、助学和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等资金6 305万元,配备校园专职保安66名,对送子车辆进行全面排查,妥善解决校园治安、校车安全等难题。总投资3 150万元的新中医院投入使用,新建26家村标准化卫生所,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进展。成功组织建党90周年、勃利之夏和“送欢乐到基层”系列活动,文物普查进展顺利,文化惠民成效显著。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城镇实现新就业和新增就业7 440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保惠及10万农民,勃利县被列为全省首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争取低保优抚、救灾救济资金6 000余万元,1 820平方米的世纪新村社区服务站开工,“五五”普法荣获全省先进县称号。投入1 600余万元支持“平安勃利”建设,拨付400余万元维稳基金和以案定补经费。
    城乡环境整治 投入1.8亿元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十项整治”活动。完成学府路、中心大街等街路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公园、河道和城市周边环境治理。大力推行临街建筑立面改造及广告牌匾综合整治工程,中心大街两侧楼体立面及牌匾得到全面规范。积极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治理,县内卫生保洁质量显著增强。严格落实矿区厂区环境整治措施,对44处矿井和31户规模以上企业的大门、广场、路面及办公楼进行了修建、硬化、粉刷。大力实施城市供水供热整治,完成供水管网铺设、阀门井改造、管道清洗、管网及锅炉检修等工程。城市交通客运行业秩序整治成效明显,对送子、客运、出租等车辆进行重点整治。投入6 200万元实施乡镇、村屯环境治理,全县镇容村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