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化市

  市委书记:朱清文 1956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3月参加工作,2011年1月任现职。
    副书记:王金会 邱奎忠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洪烈
    副主任:王兴彪 刘占生 刘万发
    陶福胜 李红霞(女)李乃波
    市长:王金会 1960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6月任现职。
    副市长:聂耕寰 赵万山 韩慧峰
    王桂芝(女)王国俊 李宝山 王志鹏
    市政协主席:宋德新
    副主席:宫伏山 范玉松
    吕艳艳(女)崔仁良 李庆卓
    【概况】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小兴安岭余脉丘陵地带与平原衔接处,地处东经124°53~ 128°30,北纬45°30~ 48°02。东交伊春市,南邻哈尔滨市,西接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北连黑河市。幅员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下辖肇东、安达、海伦3市,庆安、绥棱、兰西、望奎、青冈、明水6县和北林区。总人口581.9万。绥化于1862年(清朝同治元年)开发设镇。因地处草原密林地带,故得名北团林子。1885年,设理事通判厅,并取“吉祥安顺”之意,改名为绥化。绥化市前身原绥化地区建于1956年3月,专署设在绥化县。1958年8月改属松花江地区,驻地迁至哈尔滨。1965年6月又改为绥化地区,驻地迁回绥化县。199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绥化地区行署,设立地级绥化市;撤销原县级绥化市,设立县级北林区。绥化市总体地貌大体为“二山一水七分田”。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境内有松花江、呼兰河水系等大小河流38条,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地面水资源量为24.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2.4亿立方米。绥化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降雨量为504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30天,年平均日照为2 714小时,平均年积温为2 634.6℃。野生动物有紫貂、水獭、梅花鹿、飞龙等数十种。盛产木耳、猴头等多种山产品。森林覆被率达12%以上,林木蓄积量为1 926万立方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发展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有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美誉。主要矿产有石油、铁、煤、大理石、天然气、石灰石、项英石、花岗岩、陶土等数十种。优质矿泉也有很大开发价值。有人口582万。境内有滨北、滨佳、滨洲3条铁路贯穿6个县(市、区),哈大、哈黑、哈伊、明沈4条国家级公路贯穿7个县(市、区)。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12.1亿元,同比增长13. 8%;全口径财政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32%;一般预算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47 %,其中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2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418.4亿元,同比增长3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2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 719元,同比分别增长18.6%和20.8%。肇东市连续3年位居全省十强县之首、并作为全省唯一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第85位,安达市稳居全省十强县前3位。
    农业 突出抓好标准和载体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突出粮食高产创建。实现粮食总量8连增,总产达152.9亿公斤,纯增18.35亿公斤,占全省增量1/3。突出示范引带。着力打造1 000公里科技示范带。在示范带上共落实标准化示范点188个,完成大垄整地5.07万公顷。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新组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04家,旱田规模经营面积33.07万公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8家。突出基础保障能力。投入农机化建设资金10亿余元,新组建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56个,新增大型农机具1 499台(套)。新增大型喷灌设备1 207台(套),新增灌溉面积3. 33万公顷。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90处,惠及31万人。10个县(市)区全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突出科技推广应用和标准化生产。推广先进实用种养技术15项,新增设施棚室0.19万公顷,新增规模养殖场(区)296个,新增水稻催芽基地18处,供苗能力10万公顷。完成秋整地131.73万公顷,其中深松整地67.47万公顷。突出新农村建设。总结推广新农村建设5种模式,整乡整村推进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村镇建设总投资达47.6亿元,3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全面铺开,完成27个新农村示范村整村建设,撤并自然屯46个。投资3.7亿元,新修农村公路1 017公里。全市新农村建设进入由政府出资建到多元投资建、由点状分散建到全市统筹建、由侧重建房屋到综合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 同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开工建设投资超3 000万元产业项目368个,总投资8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3个;异地项目112个,总投资200亿元,拉动乡财收入达到16亿元.同比增长70%;工业项目341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同比增长63.7%;有160个产业项目建成试生产,占开工项目的43%。安达市太平庄40万吨芳构化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运行40天纳税1 500万元。深入实施异地经济战略,放大资源共享优势,重点打造市本级、肇东、安达、兰西4个产业项目集中区,以及安达市万宝山化工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望奎县、海伦市、青冈县等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园区基础建设总投入14.7亿元,是上年的2.9倍,园区影响力、承载力、集聚力跨越提升。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有力拉动了工业经济增长,为绥化市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4亿元,同比增长36. 1%;利税53亿元,同比增长32%。
     城镇化建设 统筹推进建城、管城、兴城,城镇化建设实现重大转变。立足建设中等规模城市群,发展城市型经济,大力完善提高城市功能。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6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17万平方米、排水管网139公里,新增公园绿地237公顷,新增集中供热563万平方米,安装改造路灯3 285盏。争取国家和省道路交通和危桥改造资金10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和城际之间的路网条件。市本级和9个市县启动中等规模城市规划,海伦、兰西、青冈、安达、肇东、望奎等地启动新城区建设。全市城市新增建设用地640公顷,房地产开发1 009万平方米。市本级通过开展市容美化行动,城市面貌秩序显著改善。共清理违建、违占5 000余处;新建城市道路13条;投入4 500万元,提升康庄路等主要街路绿化、美化层次,新增公园绿地113公顷。坚持公益为先,不惜减少财政收入4 000万元,把原定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老体育场等3处地块改建公共绿地;改造更新中心市场等4个农贸市场;整顿规范了房地产开发建设秩序,为中心城市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上森林植物园、西湖公园等重要生态项目。各地加强城市管理,管理效能明显提高。望奎县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商贸 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商贸经济活力显著增强。总投资48亿元,开工建设79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1亿元,同比增长17. 4%;进出口贸易额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6. 9%;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新增银行业支行机构9家、小额贷款公司16家,机构覆盖率全省第一,公司开业率全省第三。物流业规模扩大,纳税能力增强,旅游收入上升。
    民生和社会事业 致力扩大富民惠民成果,民生和社会事业进入崭新阶段。全市财政投入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资金31.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新增企业养老保险1.97万人,138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林、牧、渔4场1.94万职工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最高报销比例达到75%、65%和70%。城乡低保人数达到51.69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全市9万余名地方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年医改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市本级第一医院、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级甲等医院。在市本级建成绥化市第一座全省一流的儿童福利院,全市1 459名孤残儿童的养育、康复、教育、医疗得到有力保障。投入21.5亿元,超额完成校安工程、公办幼儿园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教育改革顺利推进,教学管理全面加强。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房44 503套,改造泥草房5.2万户。提高市本级职工住房公积金等5项标准,年增资近7 000万元。
    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形成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社会治安严打、防控和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步下降。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民情在线畅达民意、解决民难的作用日益明显,稳控物价取得一定成效,追缴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保障金7 350万元。深入开展信访百日专项治理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全市信访矛盾排查率、调处率、办结率均提高到95%以上。加大教育、食品、药品、交通、建筑、石化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政府廉政、勤政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和谐绥化建设。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入,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农村改革势头强劲。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监察、审计、科技、人口和计划生育、气象、防震减灾、统计、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国防人防、残联、地方志和中省直部门等单位的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绩。
    【经济开发区产业项目开工】
    5月9日,绥化市在经济开发区举行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仪式。中晶太阳能电池、中材新能源黑体纤维、维维大豆深加工等10个市级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所属各县(市、区)74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在项目数量与规模上均创绥化市项目建设历史之最。年初以来,绥化市新建、续建投资额在3 000万元以上项目达159个,包括110个亿元以上项目、18个5亿元以上项目。绥化市委、市政府提出,项目建设要强化力量措施,创新领导组织机制、政策机制。全市范围的优势发展共享,集中优势力量在优势地区优势发展;实行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和强力激励约束;向基层放权倾斜,激活市、县、乡镇村发展建设活力实力,同时强化县乡镇村服务管理职能;扩大与发达地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重点城市的合作。让绥化全市共享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安达两个开发区的区位、政策、用地等优势,使安达、肇东等地的局部优势变成全市10个县(市)区的共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