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肇东市

  市委书记:张亚中 1964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赵胜利 王剑波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树林
    市长:赵胜利 1964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吕 鑫 杨 培 韩启彬
    张景春 侯 亮 徐小平 刘文杰
    关 萍 李 军
    市政协主席:刘秀海
    【概况】
    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南距省会哈尔滨53公里,北距油城大庆74公里。幅员面积4 33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全市有4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农村有2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1 228个自然屯。人口93万。拥有耕地27.33万公顷、草原10万公顷、林地6.67万公顷、水面1.33万公顷。盛产玉米、水稻、瓜菜,是黑龙江省奶牛、肉牛、生猪、家禽、水产品主要养殖区,是国家商品粮和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肇东市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中国玉米综合开发利用之乡,中国乳业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最具投资潜力和最具先进带动力百强县,是黑龙江省十强县、东北十强县和全国百强县。
    农业 成立现代农业开发总公司,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市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万公顷;启动3. 33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24个粮食高产创建核心区万亩示范片,牵动粮食综合产能全面提升。粮食再获丰收,总产达到29.3亿公斤,位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3位;农业总产值达到103亿元。新打抗旱机电井650眼,单井覆盖面积降到30公顷;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涝洲泵站更新改造一期土建附属工程完成,肇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新组建10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新增460台(套)大中型农机具。加快推进奶牛、肉牛、生猪、肉鸡和肉羊五大畜牧养殖基地建设。新建3 000头奶牛场1个、万头猪场5个,正邦集团5个5万头的种猪场已开工建设2个。全市奶牛存栏达到16万头,肉牛、生猪、羊和禽饲养量分别达到65万头、343万头、59万只和7 190万只。
    产业项目建 设先后开展3次产业项目集中大开工,共开工建设投资5 000万元以上大项目47个,其中续建结转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38个,投资超亿元大项目41个,总投资达141亿元。在“招商之冬”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大签约仪式中,有47个投资超亿元大项目实现签约。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17.5亿元,增加值38亿元,销售收入119.8亿元,利税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25.3%、34.1%和58.2%,在绥化市各县(市)区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一,工业经济发展跃居全省首位。
    财贸经济 发展商贸物流经济。积极引进外埠客商建设大型商业网点和现代大型物流项目,发展遍布城乡、方便群众的零售网络,做好粮、油、肉、菜等重要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发展总部经济。引进河北徐水恒隆泰天丞金属回收公司、山西同瑞废钢利用有限公司、河北鑫利泰废钢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在肇东市设立区域性总部公司,实现税收达2亿元。发展外贸经济。推进对俄边贸,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 708. 55万美元,出口创汇559万美元。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重点对小白酒、小木材、小制油、小制香、小粉房等一批分散的个体私营小企业实施优化联合,组建集团公司,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突破2 000户,私营企业突破300户。
    城市建设 城市进行大规划。具体规划为“一心”,即肇岳山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绿色核心;“一带”,即城市生态景观带;“两核”,即行政文化核心和商旅服务核心;“四片区”,即以肇岳山国家级湿地公园为核心,四周布置养生度假区、运动休闲区、品质生活区和乐活居住区。基础设施进行大升级。实施道路硬化升级,新建改造黑白色路面25公里,并对城区道路两侧步道板和路边石进行全面更新改造;实施亮化节能改造升级,改造LED智能路灯890盏;实施绿化档次升级,新铺种草坪10万平方米。棚户区进行大改造。全市招商引进的29家开发商同时在30个区块进行棚户区改造,已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171.2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 第七中学、向阳中心小学、聋哑学校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实验小学教学楼、尚家中心小学教学楼、第一中学食堂已封顶,15处城乡路径工程和6处农民健身工程已全部投入使用;宋站、五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投入使用;博物馆开始内部装修和布展,数字图书馆主体工程完工,21个乡镇文化站投入使用。服务发展能力快速提升。申请国家、省级科技项目16项,争取到位资金1 600万元,位居全省县级首位;顺畅开通有线数字电视和高清数字电视;进行农村卫生改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快速完善。积极扩大保险覆盖面,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7.8万人、15.4万人和2.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1万人,位居全省县级首位;为1 089户特困家庭提供半价粮油和1吨冬季取暖用煤,城乡低保总人数达5.8万人;全市集中供养人数达到2 6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