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委书记:肖建春 1957年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4月任现职。
副书记:单增庆 赵 梅(女)
人大工委主任:周玉环(女)
副主任:吴玉波王连春李泽清
行署专员:单增庆 1960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3月参加工作,2009年10月任现职。
副专员:赵 明 曹宪双 包国荣
庞洪峰
政协工委主任:李英瑞
副主任:夏静媛(女) 凌清范
白成君
【概况】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位于东经121 °12~127°00;北纬50°10~ 53°33 。东西横跨6个经度,南北纵越3个纬度,是祖国最北部的行政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3个县,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4个区。国家林业局所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管局)与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实行政企合一体制,辖松岭林业局、新林林业局、塔河林业局、呼中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图强林业局、西林吉林业局、十八站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10个林业局。全区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政区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属黑龙江省行政区面积6.4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78.1%.属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1. 9%。2011年,全区总人口516 390人,人口出生率4.66‰,死亡率6.49‰,人口自然增长率-1.83‰。全区已发现矿产40余种,矿产地584处,探明储量的矿藏14种。大兴安岭地区属泛北极植物区,欧亚森林植物亚区寒温带针叶、落叶林区域。有木本植物100种,其中乔木28种。已普查出维管束野生植物92科371属900余种。鸟类16目40科250种;兽类6目16科56种;鱼类17科43种;两栖动物2目4科7种。
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6%。粮食总产量达447 760吨,比上年增长6.4%。实现林业产值312 4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木材产量853 77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 9%。实现木材采运产值81 336万元,比上年下降34.7%。完成人工造林66.7公顷,育苗41公顷,零星植树6.86万株,封山育林面积111 029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当年苗木产量3 674 229株,抚育改造出材量593 213立方米,实有森林管护面积5 651 860公顷。畜牧业总产值实现84 433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7. 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 9%,拥有农用拖拉机10 717台,比上年增长6.2%。化肥施用量(折纯)8 234吨,比上年增长1.4 %,农村用电量1 73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4.4 %。
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实现增加值140 128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6 852万元,增长40.5 %;实现利润35 131万元,增长99.9%;实现利税56 867万元,增长52.3%。矿产开发业和木材加工业两个行业全年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3. 2%,成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8家,实现增加值67 167万元,比上年增长28%。完成产值182 463万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完成建筑、安装工程产值179 017万元,增长36.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 045万元,增长8.3%;税金总额5 752万元,增长22.8 %。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77 540万元,同比增长39.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7 176万元,同比增长22.2%。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28 027万元,增长26.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4. 1%;民间投资149 513万元,同比增长92. 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18. 7%上升到2011年的25.9 %。全年建成投产项目5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34. 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74 990万元,同比增长28.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7.6%。
国内贸易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 677万元,比上年增长17. 4%。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96 6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 386万元,比上年增长43.3%。城镇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6 106万元,比上年增长I8%;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 57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全区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及个体户共实现零售额297 231万元,比上年增长15. 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74. 6%。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88 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9%。
对外经济贸易及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总值完成88 714万美元,增长25倍,其中,出口完成1 222.4万美元,下降61. 3%;进口完成87 492万美元,增长338倍。境外采伐完成50.6万立方米,和上年同期持平;在外劳务人员1 481人,下降6. 7%。全年接待各类旅游者29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 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5 795万元,比上年增长36.6%。
交通和邮电业 全区完成公路客运量153万人,同比增长6.8 %;完成旅客周转量23 24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8.2%。完成公路货运量714万吨,同比增长8.8%,完成货物周转量149 18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9%。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 508万元,同比下降22.9%;通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 151万元,同比增长1. 5%。全区有移动电话40.8万户,同比增长11.8%;本地电话用户13.4万户,同比下降6.3%;国际互联网用户7.1万户,同比增长18.3%。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 031 853万元,比年初增加385 467万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749 332万元,比年初增加404 878万元;个人存款余额1 233 805万元,比年初增加217 51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9 251万元,比年初增加135 532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2 868万元,比年初增加71 865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65 294万元,比年初增加78 389万元。全年保费收入55 544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财产险收入6 707万元,增长19. 6%;寿险收入48 837万元,比上年下降1. 8%。全年赔付17 005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财产险赔付3 328万元,增长37. 2%;寿险赔付13 677万元,增长43.2%。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有普通中学35所,招生6 978人,在校生23 065人,毕业生8 617人。普通小学60所,招生2 750人,在校生19 946人,毕业生3 900人。幼儿园59个,在园幼儿5 662人。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招生1 319人,其中,专科822人,中专497人。学年末在校学生4 159人,其中专科2 870人,中专1 289人。研究所从业人员138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38人。全区科技经费支出2 845万元,全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9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重点实施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14类30件民生工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55.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480元,比上年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 918元,比上年增长12.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9%,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92 618人,比上年增长6.6%。其中,在岗职工89 510人,增长5.9%。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 692元,增长29.4%。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 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91.7万元,比上年增长21.5%。拨付救济、救灾和低保资金到位额7 921万元,比上年增长18.9%。
招商引资 结合生态保护、发展接续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点工作,以低碳旅游业、绿色矿业等转型产业为重点,重点引进优化产业结构和层次、延长产业链条的战略投资者和龙头加工企业。健全招商引资指标考核体系,分解下达任务指标,学习考察南方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经验,引资范围扩大17个省、自治区。整理筛选3 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55个,编印招商引资项目册。参加黑龙江香港活动周签订项目14项,其中,超亿元项目4个,签约总额30. 85亿元。参加第22届哈洽会经贸活动34项,参展产品712种,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个,签约总额130亿元,比上届增加51亿元。第3届国际蓝莓节签约项目16项,签约总额10亿元。参加第8届东盟博览会,推介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0万余元,达成合作意向企业12家。全区招商引资履约项目77个,超亿元项目34个,占项目总数44%,投资总额218. 42亿元,到位资金57. 94亿元,同比增长36. 52%。以矿产开发业和电力、燃气为主的第二产业招商引资项目44个,合同引资137亿元,到位资金36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62%。实际利用外资1 955万美元,增长23.5%。
新农村建设 集中各项资源,打造基础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舒适、生产发展、生态良好、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型花园式新农村。启动生态型花园式中心村建设,投入1.87亿元建设中心村15个,本级财政投入2 300万元。全年完成新建住房1 754户、农民集资楼1万平方米,维修旧房424户,硬化道路3.8公里,新建整治排水边沟1.51万米,新建维修围栏9390米,植树2.82万株,安装路灯106盏。用典型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开展“花园式示范农场”和“花园式示范户”评选活动,评选示范农场10个和示范户20户。塔河县十八站乡鄂伦春民族村、漠河县北极乡北极村被省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五星级村;呼玛县三卡乡三卡村、繁荣村、沿江村和塔河县十八站乡兴建村4个村被省评为省级四星级村,并获省财政高额以奖代投资金奖励。
旅游经济 推进重点旅游项目,神州北极旅游休闲区、百环木石神泉度假区、塔河鄂伦春民族新村等9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目标。拓展客源市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广告在央视一套强档播出,与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联合旅游互动宣传,举办“5·19”中国首个旅游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制作展板100余张,悬挂横幅90余条,现场解答旅游注意事项、旅游投诉等问题。举办漠河冰雪汽车拉力赛、全国滑雪冠军赛、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滑式,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35家对活动赛事全方位报道,“中国滑雪基地·世界冠军摇篮”品牌初步确立。开展规划编制、景区设计、市场营销等培训,查处旅行社擅自改变游览行程、收费标准不透明等违规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全年旅游业实现接待人数29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2%,接待60人以上的大型旅游团159个,旅游收入实现275 795万元,比上年增长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