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张柏林 1963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9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陈 铁 周方中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佰安
县长:陈铁 1961年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7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于晓峰 石景岩
关金红(女)郭吞宣 张广海
县政协主席:魏云华
【概况】
塔河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伊勒呼里山北麓,是中国最北部的两个县份之一,东邻呼玛县,西接漠河县,南靠新林区、呼中区,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73公里,是大兴安岭地区辐射面积最大、运输半径最小的县份,素有中国北方“绿海明珠、兴安福地”之美名。总人口10.2万,面积1.41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75万公顷。县辖3乡、3镇、1个地方林场、1个办事处;林业局辖5个林场、2个贮木场和3个森林经营管护所。塔河县地处北温带,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大陆和海洋高、低及季风交替的影响,气候变化显著。境内地貌复杂,地势呈中高、两侧低,西高东低的地势。是大兴安岭野生资源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地方。森林资源储量巨大,有林业施业区面积92.3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90. 71%.蓄积量为5 654.4万立方米。有黑木耳、猴头、蘑菇等10余种野生珍贵真菌食品和黄芪、五味子、百合、木灵芝、贝母、党参等350余种野生中草药材。野生蓝莓资源丰富,总面积1.6万公顷,蕴藏量9 510吨。偃松总面积1. 03万公顷,蕴藏量1 290吨。红豆总面积4.2万公顷,蕴藏量1.7万吨。水资源充沛,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飞龙、雪兔、驼鹿、黑熊等380多种珍禽异兽,有久负盛名的鳇鱼、哲罗、细鳞、大麻哈等40余种名贵淡水鱼。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塔河是黑龙江省北部金属矿业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种类17种,矿点62处,小型矿床17处,矿化点41处。初步探明泥炭资源储量2 146千吨,砂金基础储量4 866千克,陶粒粘土资源储量265万立方米,铁矿资源储量386.5万吨。
农业 完成农业总收入21 926万元,比上年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 400元,比上年增长33.3%。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 554. 67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 130.9公顷,实现粮食总产14 478.6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粮食总产5年连续增长。粮食单产达到135公斤/亩,完成种植业产值5 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全县完成各种畜禽存栏:生猪17 836头、肉牛7 588头、家禽105 972只、羊5 669只。畜禽出栏:生猪18 286头、肉牛2 355头、家禽15.47万只、羊4 598只,实现肉总产量2 809吨。蛋总产量1 080吨,牧业实现产值7 197万元。完成养殖水面82公顷,实现水产产量321吨,比上年增长5%,实现产值350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人,实现劳务收入530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人。落实粮食直补等各类补贴682.4万元,购置农机具30台套,村屯绿化66.67公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林业 争取《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专项资金1 850万元。生物质能源转化、樟岭高锶矿泉水、鄂伦春风情小镇、综合物流园区被列入省重点推进项目。生物质能源转化项目完成干燥、气化、发电三大厂房基础工程建设和设备订购;樟岭高锶矿泉水项目建成1万吨生产线,并办理了采矿许可证;鄂伦春风情小镇项目规划得到省发改委批复,入园道路土方及桥涵工程全部完工;综合物流园项目完成煤炭建材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原煤入库量达到78.3万吨,销售57.5万吨。冷水鱼繁育中心项目完成道路修筑0.5公里,水坝闸门完成基础建设。蓝莓繁育种植保护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新建育苗大棚12座,培育蓝莓优质种苗200万株。海诺斯脱硫剂项目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超越、凯达、宏翔等企业达产达效。林产工业实现产值2.7亿元,增长12. 2%;绿色食品业实现产值2.1亿元,增长32%。
特色产业 围绕全民增收致富,全力发展蓝莓和黑木耳两大特色产业。全力推进蓝莓保护、种植、繁育和深加工项目,建立野生蓝莓集约化保护基地512公顷;在塔林、塔丰施业区内规划出蓝莓种植基地66. 67公顷;中心苗圃通过几年的建设,已成为最大的野生大兴安岭蓝莓繁育基地,拥有蓝莓温室大棚50栋,年育苗能力已达到200万株规模。蓝莓精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涌现出超越、蓝冠、绿野等蓝莓精深加工企业,特别是超越公司在2009年改扩建后,新上果酒、果干、口服液等七套生产线,每天可加工鲜果40吨,其果酒、果干生产工艺及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塔河县蓝莓精深加工产业龙头,在全国市场上叫响了“经典蓝莓,贵在超越”的品牌,同时为大兴安岭蓝莓在全国打出品牌效应。借助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大兴安岭黑木耳产业,带动职工增收致富。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拥有1个食用菌研究所,超百万袋的黑木耳基地2个,超十万袋的黑木耳基地18个。在绣峰林场和瓦拉干林场投资5214万元,分两期建设大兴安岭黑木耳基地。在塔河北出口处,建设国家级技术标准黑木耳科技示范园,计划投资2 000万元,占地80万平方米,建立智能温室大棚2栋,立体养殖大棚200栋,标准化菌厂1个,引领群众在全县范围内大规模种植黑木耳,使大兴安岭黑木耳产业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