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城乡共建农村文明社区
(1)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加强对城乡共建农村文明社区 的组织领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制定《绥芬河市加快农村文 明社区建设2010-2012年工作规划》,对6个城中村整体改造, 推行“一村一社区”模式,纳入城市社区管理,建设城市化新社 区;依托北寒村中心村对4个城边村实行迁移,推行“多村一社 区”模式,建设农村社区。(2)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构建城 乡共建文明社区网络。建立“一个共建网络”。组织48家市直机 关单位与1 1个行政村结成共建对子,占机关部门总数的80%; 组织56家文明单位与11个村结成共建对子,组织工业园区内35家 企业与农村社区、农户结成共建对子,组织市养猪协会、食用菌 协会等8个协会和500余农户结成共建对子,组织协调边防检查站 、驻军部队官兵和村民结成共建对子,形成了全方位的共建网络 。建立“一套共建制度”。共建单位制定共建年度规划,明确共 建项目、建设标准、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抽调部门骨 干力量组成共建推进组;实行入户宣传、驻村帮建、定期反馈、 现场办公推进任务落实。确定“一批共建项目”。按照“五优十 有”标准,组织共建单位确定320个建设项目。(3)把握主题、 突出重点,城乡共塑农村文明社区新形象。实施城市化管理工程 。组织“五乱”集中整治行动,共建单位和农民一起清理占道物 5 000余处,残土、垃圾6 000余车。开展净化、美化、硬化、亮 化活动,共建单位出资修路11万米、植树l 200棵、铺草坪600平 方米、种花卉10万余株、建垃圾箱600个。城管、公安、交通把 城市立体监控和城市应急等数字城市管理平台覆盖到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得到有效监管。(4)创新机制、 完善管理,推动城乡共建文明社区活动常态化。建立目标管理机 制。 (牟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