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实力继续提升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 6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连续1 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业再获大丰收。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 113.7亿元,总量比上年增加4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粮食总产量达到5 761,5万吨,继续巩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地位,种植业实现增加值1 478.2亿元,增长5.8%。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猪牛羊肉、禽肉、鲜牛奶、鲜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2%、9%、3.1%和2.6%。2012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l640个,种植面积448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3.1%、4.7%,绿色食品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 659.3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 759.9亿元,同比增长l0.5%,,工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6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 000亿元。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创意、金融、物流、旅游、云计算、物联网等行业健康发展,服务业总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第三产业增加值5 121.4亿元,增长1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金融业增长20.7%,房地产业增长9.1%,表现较强的增长势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l630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公共财政收入1 163.2亿元,增长16.6%。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 780.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 376.1亿元,增长30.1%。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5 561.2亿元,增长50.5%;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 708.9亿元,增长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06亿元,下降12.l%。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3 009.4亿元,增长38.2%,占城镇工业投资的72.7%。亿元以上建设项目2 463个,比上年增加790个,完成投资4 351.6亿元,增长23.5%。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新建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大庆油田产能建设及哈尔滨市地铁工程等项目,对全省投资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房地产开发增速放缓。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各类房屋竣工面积7 279,7万平方米,竣工率30.1%。商品房销售面积3 806.8万平方米,增长1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 226.2万平方米,增长9.4%;商品房销售额l 548.3亿元,增长13.7%,其中住宅销售额l 201.9亿元,增长10.7%。产业项目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2012年,全省产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 763.9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8%,高于年度计划5.8个百分点。其中,鹤岗、绥化、双鸭山、大庆、七台河5个市的比重在60%以上。在省重点推进的585个产业项目中,开复工项目583项,完成投资1 501.2亿元,分别为当年计划的99.7%和100.1%。“十大重点产业”中有6个重点产业的项目投资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建设3年决战收尾工作进展顺利,交工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1 51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5 515公里。哈大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哈西客站交付使用,前抚铁路客运建成通车,哈齐客运专线、牡绥扩能改造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加格达奇机场建成通航,抚远机场建设进展顺利,哈尔滨机场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获国家批复。国电哈平南、华能大庆等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进,城市供热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开复工“三供两治”项目406个,新建、扩建市政道路950条、桥梁246座,改造和新建中心村423个,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乡环境明显改观。
    城乡消费市场稳定繁荣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 453.4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城镇4 777.9亿元,增长16%;乡村675.5亿元,增长15.5%。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52.5亿元,增长21.9%;零售业零售额4 010.3亿元,增长14.9%;住宿业零售额63.9亿元,增长15.3%;餐饮业零售额619.5亿元,增长15.9%。热销商品种类增加。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5%,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1%,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6%,燃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5%。在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批发零售贸易业24类产品中,商品零售额全部呈现增长势头。其中,家具类增长60.8%,通讯器材类增长49.2%,文化办公用品增长47.9%,中两药品类增长32.1%,化妆品类增长25.8%,金银珠宝类增长23.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7%,汽车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下行,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3.2%,低于年控目标0.8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78.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出口 144.4亿美元,下降18.3%;进口233.9亿美元,增长12.2%。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274.7亿美元,下降7.2%;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78.2亿美元,增长21.3%;加工贸易进出口7.7亿美元,增长14.1%。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进出口170.O亿美元,增长6.1%;私营企业进出口196.6亿美元,下降7.3%;三资企业进出口10.5亿美元,下降8%。从国(地区)别看,对俄罗斯进出口213.1亿美元,增长12.2%;对美国进出口21.1亿美元,下降38.3%;对印度进出口5.7亿美元,下降46.4%;对德国进出口5.7亿美元,下降38.3%;对韩国进出口7.7亿美元,下降9.5%;对日本进出口5.6亿美元,下降18%。从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43.9亿美元,下降16.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亿美元,下降0.8%。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 760元和8 604元,分别增长13.1%和13.3%,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目标。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6.1%,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7.9%。就业和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77.28万人,完成年初计划的128.8%,失业人员再就业59万人,完成年初计划的1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低于年控目标0.45个百分点。2012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 013万人,比上年增长3.3%。参加失业保险476.2万人,增长0.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80.3万人,增长0.1%。其中,职工867.8万人,下降1.5%;离退休人员309.6万人,增长5.4%。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2.5万人,下降2.0%。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301元和年人均1 718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扶贫开发稳步推进,1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811亿元,新开工 52.9万套,竣工48万套,均高于年初计划。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急救体系、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5所,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591个。年末共有卫生机构8 854个,床位数17.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0.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 447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建设,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77所,建设标准化学校400所。全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78个,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5.0亿元,增长4.8%,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l%。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4个,文化馆131个,公共图书馆107个,博物馆102个,档案馆163个,出版图书6 931万册(张),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王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