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密山县六百个村屯实现绿化
密山县10年来坚持组织群众大搞村屯绿化,到1985年全县234个行政村、644个自然屯全部实现了绿化,彻底改变了过去光杆路、光腚屯的局面。到1987年全县有151个村屯实现了高标准绿化,312所中小学校校园全部实现了高标准绿化。“四傍”(村傍、路傍、宅傍、渠傍)绿化植树保存株数达到2028万株,...
密山县计划生育工作登上新台阶
密山县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1987年在人口出生高峰期,人口出生率降到11.63%,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2.04%,自然增长率下降到8.05‰。全县已有65218对已婚育龄夫妇采取了避孕节育措施,节育率达到97.7%。到1987年末统计,全县无多胎生育的有8个乡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40%...
虎林县乳品工业正在崛起
虎林县地处三江平原东部,牧场辽阔、饲草丰盛。为了变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县内各乡、镇和国营农场都把养奶牛、发展乳品工业做为振兴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了奶牛饲养业和乳品工业迅速发展。1987年,全县(包括国营农场)奶牛存栏已达到15956头,占全省的4.1%,比1986年增长57...
新富村靠机械化发展粮食生产
虎林县阿北乡新富村,地势平坦、土地辽阔、块大连片,是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优势的理想天地。这个村始终坚持提高机械化程度,实行集约经营发展农业。1985年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将大中型配套农机具集中于10个农业大户手中,并制定了加强机务管理,搞好农机具的使用与维修等项具体措施,确定了农机事业发...
桦树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虎林县桦树村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确定了自己的发展重点,即在抓好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村办、联户办和户,办企业,把为城镇建设服务的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运输业作为主攻方向。目前,全村已有3个砖厂、3个基建队,以及米面加工厂、运输队等14个村办企业,从业人员412名,占全村总劳力的5...
松花江地区
松花江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1987年,松花江地区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增长,社会事业继续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全区实现社会总产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国民生产总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国民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工农业总产值36.6亿元,比上年增长8.6%。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科技、文化、...
宾县普遍建立乡级财政
宾县于1986年底在22个乡镇普遍建立了乡级财政,现已初见成效。1987年乡级财政收入实现760万元,比上年增长33.3%,收支相抵后结余72.6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做法是: 1.建立机构,健全制度。乡镇财政所配5-7人,设所长、会计以及农业税、行政事业、乡镇企业等专管员。县财政局统一制订...
双城县20万亩玉米获得高产高效益
1987年双城县承担了省科委20万亩玉米亩产750公斤的高产攻关课题。一年来,战胜了低温、寡照、早霜等自然灾害,获得亩产765公斤的好收成。比全县玉米平均亩产375公斤增产390公斤,亩效益增加93.6元。主要技术措施: 1.选用良种。选用四单。主栽品种15.6万亩,占攻关田81%,搭配吉单(1...
杜家镇兴办技术型企业
五常县杜家镇在发展乡镇企业中,逐渐由传统型、资源型企业向技术型企业转化。在14个镇办企业中,有5个是科技型企业,先后与十几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共聘请28名工程师当顾问,完成了P75-H2型电源车半自动并联供电装置、劣化瓷瓶探测仪、模拟航迹演示器、相位扑捉同期、安全报警器、钢液面探...
冲河镇乡镇企业形成山区特色
五常县冲河镇把山区资源分成木材、药材、浆果、山野菜、干果、动物、菌类植物等7类,使资源的系统开发与发展乡镇企业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一批颇具山区特色的乡镇企业。1985年,冲河镇与省浆果开发中心联营,引进技术和设备,使浆果生产产值由几十万元上升到百万元。1986年又与肇东第二制药厂联办制药厂,开发刺...
西郊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五常县五常镇西郊村根据地处县城郊区、市场广阔、劳动力多的特点,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把口粮田以外的600多亩土地集中承包给5户种田能手。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村办企业由家庭联产承包前的1家发展到9家,企业固定资产由原来的10万元增加到90万元,产值由10万元增加到180万元...
巴彦县税收逐年递增
自1984年以来,巴彦县税务局四年跨出四大步,先后被评为县、地、省三级文明单位,1987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成为全省税务系统第一个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光荣称号的先进集体。从1984年至1987年工商税收平均每年以29.9%的速度递增,1987年完成2145.9万元,比上年增长3...
巴彦县外贸创汇额达五千万元
1987年,巴彦县外贸出口额创历史最好水平,首次突破了5500万元大关,创汇1264万元,位居全省县级之首,被评为省外经厅和国家外经部的先进单位。 巴彦县发挥生产玉米、大豆优势,把粮食出口作为外贸出口的骨干品种。从1983年到1987年,出口粮豆达16594.9万公斤,豆类饲料9792.1万公斤...
大贵镇柳编厂出口创汇
木兰县大贵镇柳编工厂在1983年创办之初,只有职工20人,20把修编剪刀,分得原厂贷款债务6000元。到1987年底,从业人员发展到972人,拥有固定资产44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厂房27间,在其附近的县和林业局管区内设有21个分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是这个厂起死回生的根本。这个厂的前身是镇办...
«
1
2
...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