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历史沿革

考古表明,距今5万到2.5万年,黑龙江地区出现的人类是晚期智人,以狩猎采集活动为主。距今大约2.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已广泛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及嫩江等河川流域,从事渔猎采集。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黑龙江地区的农耕畜牧逐步发展,与渔猎采集共同构成混合型的经济文化。

至先秦时期,黑龙江流域的肃慎诸族群与中原王朝及诸侯国开始交往。秦汉王朝建立后,逐步将黑龙江流域诸族群纳入王朝边疆的朝贡体系。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黑龙江各族群广泛融合,形成了全新的格局,这一时期在黑龙江地区先后生活有挹娄、沃沮、橐离、夫余、鲜卑、室韦、勿吉、豆莫娄、地豆于等民族或部族。

唐朝时期,粟末靺鞨人在牡丹江流域建立靺鞨国,并于713年接受唐朝册封,始以渤海为号,称渤海国。渤海国创造了灿烂的渤海文明,被誉为“海东盛国”。

黑龙江省地区在辽代属辽阳行省的开元路和水达达路管辖,在金代属上京路统辖,至明初为辽东都司管辖,1409年以后由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

16世纪末,黑龙江地区逐渐被建州女真征服。1636年,皇太极建国号为大清,同年派兵驻防宁古塔,负责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事务。1653年,驻防官升为昂邦章京,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

1683年,清设立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辖区自宁古塔将军析出。初置将军衙门在瑷珲,管辖黑龙江中上游两岸、嫩江流域和东流松花江左岸的广大地区黑龙江下游地区仍由宁古塔将军(后改称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作为政区之名由此开始

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废除军府制,行省制裁撤黑龙江将军,设置黑龙江行省是为黑龙江设省之始。

中华民国建立伊始,东三省名称和行政区划沿袭旧制不变

东北沦陷时期,东北地区行政区划按照日本侵略者进行严密统治的需要,逐步把省划小。至伪满洲国覆亡前夕,今黑龙江省境内共设有滨江、龙江、三江、黑河、北安、东满6省。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黑龙江地区相继建立了各级民主政府,其中包括黑龙江、嫩江、合江、绥宁(牡丹江)、松江等5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至19495月,各省逐步合并为松江省(省会哈尔滨)和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

19546月,中央人民政府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同时将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并入黑龙江省。同年8月两省正式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自此,黑龙江省行政区划再未发生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