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人们为什么要“反穿皮袄毛朝外”呢?
由于东北的冬季气候非常寒冷,为了生存,人们在冬季仍然还要进行狩猎、采伐木材、赶爬犁等户外生产或活动。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只有把兽皮披在身上。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把兽皮经过加工鞣制,用野兽的皮毛缝制成衣服,从此人们便有了皮袄。这样不仅解决了御寒的问题,而且这种皮袄穿起来比原先披着更舒服,也更加灵活方便。
开始的时候,人们也是把皮袄的毛朝里穿。可是由于整天不是钻山就是入林,外面的皮板经常被树枝、荆棘刮破,日久年深,弄得皮袄千疮百孔,里面的兽毛没有了依靠,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于是人们就试着把皮袄的毛朝外穿,你还别说,这样一掉个,皮袄反而更不容易刮破,而且下雨下雪,雨雪也会顺着皮毛滴落下来,整个皮袄也不会淋湿。
再到后来,有了棉花、布匹,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变化。然而在过去的东北,布匹、棉花倒比兽皮更是珍贵。因为兽皮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可是布匹、棉花,全靠山外的商人带进山里,而且价格比较昂贵。如果把兽皮筒子吊上布面,毛朝里穿,是很好看。可是要用很多布,那就需要用许多兽皮、山珍等物品去跟山外的商人去交换。人们觉得这样自己非常吃亏,很不划算。于是,干脆还是把皮袄毛朝外穿得了。久而久之,这个习惯也就不经意间保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