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蒙古族的“三勇绝技”

    蒙古族摔跤、赛马、射箭,并称“三勇绝技”,每年在“那达慕”大会上成为竞技的高潮项目。摔跤比赛时要穿“招得格”摔跤服。即用牛皮缝制的上衣和帆布坎肩,上面钉满铜钉;腰扎红、蓝、黄3色绸裙;下着白色肥裤,再套上绣有动物图案的套裤;脖项还挂有以往战绩的象征物——彩色穗带“景嘎”。比赛一般实行立式淘汰制。摔跤手在欢呼声中跳着“玛嘎沁”步入场地,绕场一周。优胜者称为“布克沁”、“巴图鲁”英雄,受到人们的尊崇。柯尔克孜、达斡尔、朝鲜等民族亦有此俗。柯尔克孜族尚有马上摔跤项目。比赛双方在马上互相扭拉,以将对方拉下马者为胜。朝鲜族摔跤则用长约3米的布带做成“腿绳”,围在腰际后再缠于右侧大腿。比赛时相互抓住此带进行较量。
  赛马,也是蒙古族一项精彩的竞技项目。参赛者身着盛装,用五绸带将赛马打扮得威风凛凛。比赛分为赛快、赛走和赛颠三种,备鞍或骣骑,由骑手自抉。距离一般在3至20华里。赛马结束后,不论长幼,以前后名次领奖。“叙律格沁”(说书匠)在名列前茅的马头上洒上白酒和鲜奶,高唱赞马诗,盛赞骑手乌努格沁。此外,还有套马项目;骑手快马加鞭追上猎捉对象,甩开套马杆或套马索,套住马的头颈,乘马则因势收步,即告成功。柯尔克孜族则有马上取物、马上打靶、马上较力等精彩项目。鄂伦春族也有赛马竞技习俗,民族语称“牧林依鲁尔地仁”。柯尔克孜族有“叼羊”赛俗。
  射箭,也是蒙古族“三勇绝技”之一。在疾驰的马上操弓射箭;靶心应声落地,表现出蒙古族骁勇的风格。赛制一般为每人3轮9箭,以射中靶环总数排列名次。鄂伦春族称射箭为“哥判耶嘎尔拍地仁”。用山槐木煮蒸成弓,用犴狍筋做弦,柳枝羽毛做箭,安上石铁箭头;以十步、百步、超百步立地射和骑马射鸟、射果为主要赛项。满族有“射柳”习俗。是从完颜阿骨打时留下的习俗。阿骨打在原女真各部联络起兵反辽时,正是通过这般超人武艺,赢得头人们的羡服,统一了各部落。大金国建立后,祭天和射柳即成为全民性的习俗和竞技活动。
  “布鲁赛”也是蒙古族传统竞技项目。“布鲁”,是追猎或征战时一种投掷器具,有3种。其一称“居如恨”布鲁,用茶杯粗的榆、柞树枝做成掷器;在其顶端用皮绳拴上铜质或锡铅质心状重器,有杀伤力。其二称“托古拉干”布鲁,在掷器顶端刀刻画纹,将锡熔入,增加了头部重量,多用于投掷狐、兔等动物。其三称“海拉坦”布鲁,即将树枝刨成扁形,不加任何金属物,用于平常练功或放牧赶畜时用。参赛时有掷准和掷远两种规则。设3个木柱,每人投掷3次,每击倒3根记10分,击倒两根记8分,击倒1根记6分;间接击倒3根记4分,击倒两根记两分、击倒1根记1分,最后以分数排定名次。此为掷准。掷远则以投掷距离的远近决胜负,现被正式列为“那达慕”大会的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