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达斡尔族的乌钦

    达斡尔族乌钦又作“乌春”,是达斡尔族的曲艺说书形式,形成并流行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富裕县和龙江县,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以及新疆维吾尔族塔城地区等达斡尔族聚居地。

  乌钦本是在清朝年间由达斡尔族文人用满文创作并以吟诵调朗读的叙事体诗歌,后来民间艺人口头说唱表演这些作品,乌钦遂逐渐演变成含有“故事吟唱或故事说唱”之意的一个曲艺品种。乌钦最初的演出多为徒口吟唱,后来出现了艺人采用“华昌斯”(四弦琴)自拉自唱的情形。演唱的曲调也丰富起来,除了原有的吟诵调外,也采用叙事歌曲调和小唱曲调表演。乌钦的节目内容丰富,有讲唱民族英雄莫日根故事的,有反映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有歌唱家乡山水风光的,也有讲述神话、童话和传说故事的。在这些节目中,尤以反映民族英雄莫日根历史功绩的故事、具有史诗品格的《少郎和岱夫》及改编自汉族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的故事最受达斡尔族民众的欢迎。节目的容量长短不一,长者可说唱几天几夜,短者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传统乌钦演出多在逢年过节和吉日庆典期间,广大观众聚集在民家炕头,盘腿而坐聆听艺人说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出现了大量歌唱新生活和新时代的作品,如色热自编自演的乌钦曲目《歌唱英雄黄继光》、《祖国母亲》、《北京颂》和已故著名乌钦艺人何日格图自编自演的《一只铁桶的来历》、《自从见到毛主席》等。
  乌钦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始终深受广大达斡尔族人民的喜爱。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它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处于濒危状态,非常需要采取相应手段加以扶持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