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达斡尔族打“贝阔”

打“贝阔”,是达斡尔族民族体育竞技活动,据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打法酷似现代的曲棍球。

甲、乙两方各5~10人,在相距半里远的场地两端设下营门。双方队员有夺球、护球、进攻、防守、射门、守门的具体分工;一旦将球击入对方营门,则获得记分。以在约定时间内进球得分多的一方为最后获胜者。

达斡尔族的“贝阔”球杆是用根部带弯度的嫩柞木制成的,富有弹性,便于击打。球则是用杏树根块或毛毡加工而成,大如拳头,飞滚如意。在长期的竞技运动中,自然形成了从右侧击球、除守门外不得抓球或踢球、不许抛球杆接球、不许用球杆绊人等约定俗成的竞赛规则。  

在村屯的集会及穆昆氏族“敖包祭”等重大活动中,打“贝阔”成为十分吸引人的一项娱乐、竞技活动。围观者情绪热烈,不断为球场上的精彩表演和难解难分的争夺呐喊助威。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儿童和年轻人普遍进行各种规模的“贝阔”球赛,增添了达斡尔族“阿聂”春节的欢乐气氛。 

有时因为白天活计较多,就在夜晚点燃火把围成一块场地进行比赛。“贝阔”球则用桦树的菌球或毛毡球穿上很多小孔,填塞松明或油脂做成。将球点燃以后,双方队员往返穿梭,火球格外醒目,在夜幕中飞来舞去,划出一道道红色的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