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鹿棋,是集中表现古老的民间博奕习俗的项目;民族语称“沙塔拉”。现也列为“那达慕”大会的竞技项目。
棋盘由四格五线的正方形和两端的三角形、菱形“山头”构成。棋子共26个。其中,两个棋子代表“鹿”,用动物骨头做成;24个棋子代表“士”用木片或铜钱做成。两人对弈时,1人执鹿、1人执士。开棋前,鹿需放在大小两座山头的山口处,执士的一方则可把8个士放在棋盘中间围绕中心的正方形棋点上。鹿每走一步,执士者可再下一士,下到第16个士时,方可移动棋盘上的士子,以防被鹿吃掉。下鹿棋以吃掉同一直线上的士子为目的,越过士子、落在对面的空点上,即算吃掉一个士子;士子则以围困鹿棋,将其封死在棋盘角落为目的,同时躲避鹿棋各个击破。对弈结果,如果鹿棋被困,无路可行,则执鹿者失败;如果士子堵不住鹿棋,被鹿棋逐个吃掉,则执士者告输。有时双方对峙不下,需动许多脑筋才能最终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