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我省全力打造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东北网4月27日讯 (记者 强锐) 黑龙江省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伴随着大庆油田逐步发展壮大,产业基础实力雄厚。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钻井装备、采油装备、集输装备三大石油装备体系。

1.jpg

大丰集团的三次采油技术示意图。

 

  技术引领企业发展,模式创新催生“龙头”

  2014年,大庆北研石油制造公司迎来丰收年——企业生产的智能间歇提捞式抽油机在国内拿到了700台订单。

  订单背后离不开技术的引领。与传统“磕头机”相比,该产品适应高含沙、高含泥的复杂环境,可通过远程电脑控制,利用探头自动感应井下的液面深度,自主提捞节省电能50%—90%。不但能让关停井、低效井复活,更节省了昂贵的维修费用。

  有了先进的技术、北研“抽油机”急切想走出国门一试身手。通过与大庆大丰科技集团这个以三次采油见长的技术型企业合作,“北研”产品圆了出国梦。

  大丰科技先后研发出4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次采油顶层核心专利技术,且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项目,产品遍布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渤海油田等各大油田,并跻身世界三次采油行业的领先地位。

  大丰科技生产基地位于大庆高新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几百家,公司提供的三次采油集成制造平台,可通过并购或合作的途径,将区内规模小且分散的油田装备企业进行整合。同时,招引产业链、供应链上有关联的外地企业,为大丰公司的三次采油集成设备提供产品和服务配套,推动大丰成为集成制造的龙头企业。

  据大丰科技总裁高雁鸣介绍:“目前正在打造勘探等6个平台,预计到2016年,企业总收入可达50亿元。”

  与大丰科技相同,“惠博普”的油水分离装置,也已成功打入美国、伊拉克、印尼等国际市场。

  据统计,2013年,大庆市规模以上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完成增加值51亿元。

  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打造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我省石油装备产业是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展而发展的,经历了设备修保、零部件加工、系列化设计制造三个阶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钻井装备、采油装备、集输装备三大石油装备体系,形成了大庆高新区、经开区、铁人园区和牡丹江石油装备产业园等专业园区。

  “虽然依托大庆油田,我省发展石油装备产业具有先天优势。但我省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体量小而散的问题依然突出”,省工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郑兴勤介绍,下一步,我们要以大庆市场吸引跨国公司、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到我省设立生产、研发和营销基地;加快培育中小企业与国内外领军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大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集团;鼓励企业发挥在装备运营、维修等方面优势,探索各类设备销售及服务模式,通过培训、设备租赁,扩大后续服务市场,取得延伸服务长期效益。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重点培育50个接续替代产业集群。这为我省发展石油石化装备产业链、打造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省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初步形成集钻井、采油、集输、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结构,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