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提出了将龙江打造成绿色食品产业强省的目标,作为全省十强县的双城市,确立了创建全国放心食品产业城的目标。在突出食品产业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全面实施“质量双城”、“品牌双城”战略,举全市之力,倾力打造全国放心食品产业城。
食品产业名优聚集
双城市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诸多优势,围绕“植根于种植业,拓展于养殖业,深化于加工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培育、壮大食品产业项目,实现了食品产业的集群化扩张、规模化发展。
双城具有区位和交通优势。双城是距离哈尔滨最近的卫星城,哈双高速公路仅有15分钟车程,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仅26公里,位于最佳的半小时经济圈内。高铁、航空、公路、水路运输便捷,物流成本极低,适宜于企业落户发展。
双城具有食品资源优势。双城是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去年粮食总产突破50亿斤,年产鲜奶88万吨,蛋品30万吨,肉制品30万吨,饮品35万吨,农畜资源丰富,食品加工业原料充足。
双城食品产业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去年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食品加工业税收占全市工业企业税收80.5%。在哈尔滨市第一个超千亿产值的食品产业中,双城所占比重超过四分之一,食品产业已经成为双城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目前,双城市食品企业已经发展到近1000户,其中规模以上食品企业40户,食品产业已经形成八大产业链条:以雀巢、完达山等为龙头的乳制品产业,日加工鲜奶能力1500吨,带动全市奶牛发展到30万头,发展养殖户1.2万户;以哈肉联、天顺源等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产业,日加工各类鲜肉近750吨,带动全市生猪养殖250万头、肉牛养殖40万头,肉鸡饲养量1000多万只、肉鸭饲养量2000万只;以花园酒、老村长等为龙头的白酒产业,带动全市白酒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年产白酒15万吨,年转化粮食近50万吨;以娃哈哈饮料、汇源果汁为龙头的饮品产业,日产各类饮料300多吨,带动全市农民种植胡萝卜、花生等近20万亩;以香其酱业、喜丰收烤醋等为龙头的调味品产业,日产各类调味品50多吨,年转化粮食25万吨;以洽洽炒货、旺旺等为龙头的休闲食品产业,日产各类休闲食品200多吨,带动全市发展花生种植10万多亩、马铃薯种植5万多亩;以新胜蛋禽批发市场为龙头的禽蛋产业,日销售、加工鲜蛋800多吨,带动全市蛋鸡养殖户发展到近5000户,蛋鸡饲养量2000万只;以哈尔滨雨润、宜多果蔬等为龙头的绿色有机果蔬产业,带动全市种植果蔬21万亩,果蔬种植户2万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目前,双城市拥有国际、国内500强食品企业17家,知名品牌标识55个,有机食品标识26个,绿色食品标识22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华老字号2个。
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双城的确是名副其实的食品产业名城,那么下一步如何更好的提档升级,使食品产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双城市市长毛臣向记者介绍说,食品安全历来备受关注,食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轻则毁掉一个企业,重则毁掉一个产业。对于双城来说,如此规模的食品产业,无论如何都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保护它健康发展。他认为,仅有规模还不够,还要把它做优、做强。
据了解,双城打造全国放心食品产业城的总体构想是,以推动食品产业提档升级为目标,以规范食品产业质量监管为重点,全面加强食品产业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为此,双城市成立了强有力的创建全国放心食品产业城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创建全国放心食品产业城工作方案》,组织调动全市各行各业为放心食品产业献计出力;聘请国内高层专业团队编制《双城市放心食品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建立健全食品产业关涉的种植、养殖、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的子规划和监管规范;建立农产品、畜产品、禽蛋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国家级食品质量检测中心,监管、检测食品加工业,目前检测中心已经建立;大上食品产业项目,强力吸引国内外品牌食品企业落户双城,形成名优食品企业聚集、名优食品产品荟萃的效应,使双城食品产业的规模大与质量优互为促进。
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将把双城市打造成为全国消费者熟知的放心食品产业城,使双城市生产的食品质量安全、放心可靠,使双城市的食品产业大而强、名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