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编写、咨询审议和初步统稿

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九十年》)是党中央交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一项重要任务。《九十年》的编写,始终得到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亲自提出编写《九十年》的重要任务。当年9月,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编写《九十年》的请示。编写工作启动后,习近平同志亲自审定编写工作方案,作出长篇重要批示,给予重要指导,为《九十年》编写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认真审阅中央党史研究室报送的书稿,分管党史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给予有力指导,提出明确要求。2016年6月,党中央正式批准《九十年》的出版。《九十年》的编写,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全国理论界、党史学界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组的同志们做了大量工作,承担了全书的编写工作。

《九十年》编写工作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会集体领导下进行,历时共6年。其中,2010年9月至2014年1月,编写工作由我主持。同时,经报请中央领导同志批准,我还担任咨询审议组的召集人和统改组的召集人,共召开编写组会议24次,咨询审议组会议6次,专题室委会及其他会议多次。现将我在这期间就《九十年》的编写、咨询审议、初步统改所发表的部分看法和意见,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摘要整理如下。这既是自己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关于党史工作、关于《九十年》编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一个阶段性汇报,也是对那一段工作历程的一个方面的记录和反映,是自己思考、酝酿、运用党史学基本原理指导自己工作实践的一段心路历程,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根据习近平同志的指示精神,经室委会研究,决定从今天起正式启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撰工作。完成好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回报党中央重视和关怀的一个实际行动,是推动全党学习党史活动深入进行的必要准备,是展示中央党史研究室成立30年来学术积累和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机会。室内各有关部门要对原有工作安排作适当调整,把编撰出版《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作为迎接建党90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室之力,切实抓紧抓好。力争使这部著作能够成为受到普遍欢迎的党史精品力作,能够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目前的最高研究水平。为此,要认真领会和切实体现党中央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判断、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工作和《九十年》编写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使书稿努力达到导向正确、史实准确、细节典型、点评精当、文字生动、针对性强这六个方面的要求。

——摘自2010年9月3日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启动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动员会上的讲话

要进一步增强编写好《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历史本身就是党史工作者写好党史的精神力量。要通过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出好的精神状态、出成果、出人才。“万事开头难”,编写工作启动后头一个月的工作十分重要,决定着整个编写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一定要抓紧抓好。为此,必须注意把握几个问题:一是要认真学习,坚持论从史出、论从论出,从学习中出亮点、出高潮;二要深入思考全书的一些大问题,特别是主题灵魂、逻辑架构等问题;三是要坚持集体攻关,把三个研究部门作为编写好这部书的大后方,以集体力量做好各部分编写工作;四是各编写小组在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要多对全书的编写提出意见和建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

——摘自2010年9月3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将要审议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落实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的分工方案,第一项任务就是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因此,此书是非编写不可,而且要高质量高标准地编写好的一部党史基本著作。对此,编写组全体同志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在过去一天的讨论中,大家就《九十年》的编写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看得出大家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意见和建议都是经过深入思考和斟酌的。随着讨论的深入,我感到编写组成员和室委会就编写工作的看法已逐步达成共识,这将大大增强我们完成好这项任务的信心。我相信,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有效集中大家的力量和智慧,经过艰苦努力,是一定能够完成好这项任务的。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编写必须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精神,具体说,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个还不够相称”的问题,即“党史教材和党史读物的质量和数量,与我们党的伟大历史还不够相称,与成千上万共产党人付出的牺牲和作出的贡献还不够相称,与党在人民中的崇高威望还不够相称”。这突出强调了编写党史教材和党史读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团结协作,力争拿出高质量的党史教材和读物,为全党学习党史提供服务。正是因为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管我们如何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都不为过,要把编写工作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突出出来,如有矛盾,其他工作都要为之让路。

二、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编写在内容方面的要求。习近平同志提出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就是要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概括起来就是“二三三”:“二”是两大历史任务,这是主题和主线;第一个“三”,是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这是主流和本质;第二个“三”,是揭示和宣传三个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每个部分的写作都必须充分考虑“二三三”。

三、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编写在形式方面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党史工作者要躬行和倡导优良文风,心里装着读者,处处为读者着想,对历史负责,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出彩。使党史书籍在具有唯实求真科学精神、鲜明深刻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还具有新鲜活泼的语言风格、美观适用的版式设计,从而更加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摘自2010年9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制定好《〈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撰工作方案》,是开展《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的前提和基础。对《工作方案》有关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的过程,既是形成一个好的、切合实际“施工蓝图”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明确编写要求、统一思想的过程。“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只有对《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定位、目标要求、编写原则、写作风格、框架结构、创新要点等都有了明确认识,才能做好《工作方案》和写作提纲的编写。《工作方案》和写作提纲编写好了,整部书的编写才有保证。

——摘自2010年9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经过修改后的《工作方案》和编写提纲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编写提纲增加“本章提要”后,整个提纲的眉目更加清晰。同时,目前的编写提纲也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有的重大事件、重要史实还有忽略;有的地方有明显重复;有的概念、提法还不够准确,等等。编写组要根据讨论意见,对《工作方案》作进一步完善,对编写提纲作进一步修改。编写提纲的下一步修改,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请大家再次对照《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和《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目录,再次对照中央有关重要文献,对提纲作出修改,防止有大的疏漏和表达不当。

二、第三个30年的写作难度最大,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是最容易出彩也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编写中要注意分析、概括、综合、提炼。我们写的是党史,治国理政是题中应有之义。党领导的政府工作要考虑到;党的各机关、各工作部门也都要照顾到。

三、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还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每“章”都要设“本章提要”,提要主要包括:内容要点、需说明的问题、可提供的启示等,要有一两句点晴之笔。

2、“目”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适当增加,以方便阅读。“目”的用语要精当、精彩,要让读者看完“目”之后,就有阅读的愿望。

3、关于前后一致和大体平衡的问题:标题风格要前后一致;专用名词要前后一致;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五年计(规)划”、领导人上“节”、上“目”应有个通盘考虑。上哪几次全会也要斟酌,主要应突出重点,但也要适当考虑平衡。

——摘自2010年9月1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要注意三点:一是必须继承的地方要继承。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要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即将出版的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著作来匡正我们的“提要”,这就是继承;二是必须创新的地方要创新,对党中央的新判断、新提法和新结论,学术界公认的新成果要大胆使用;三是可创新可不创新的地方要尽可能创新。也就是说在继承和创新问题上,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重点是创新。

关于“提要”的写作,首先,要把党的历史与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始终相联系。党的历史是围绕两大历史任务来展开的,撰写党史决不能忘记这两大历史任务。同时,又不能以中国的近现代史代替党史,要从不懈奋斗、理论探索和自身建设这三个方面写出党史的特点。第二,要注意体例并列和内容递进的关系,把二者兼顾起来。“提要”与“提要”之间,在体例上是并列的,每一个“提要”都要做到有史实,有点评。但在内容上是递进的,下一个“提要”是上一个“提要”的发展,中间必定会有历史脉络进行勾连。这样,所有的“提要”放在一起,就是一部最简明的党史。

——摘自2010年9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9月28日上午召开的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央党史研究室启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工作寄予厚望,对目前的《工作方案》和编写提纲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要以此为动力,自加压力,切实完成好《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编写工作。《九十年》的编写要增强针对性,更多地从正面回应人们关心的问题。在具体写法上应注意:一、不要把党史仅仅写成党的会议史,或者仅仅写成党的工作部署史,而要写成一部融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实践特征的党史,让读者看后,不仅知道党是怎么说的,而且知道党是怎么做的。这一点很重要。二、有些地方可以概述,有些地方特别是重点之处要尽可能安排“特写镜头”。三、首先要保证政治上史实上没有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出彩,这是底线。

——摘自2010年9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习近平同志在重要批示中对我室编写《九十年》工作设想表示原则同意,对编写好《九十年》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党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编写好《九十年》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好《九十年》编写工作。

通过阅读和讨论三个编写小组试写的这三个“目”,感到三个编写小组都下了功夫,能够认真对待,作了有益探索。这三个“目”的写作各有优长,也各有差距。就史实准确及叙述方式来看,第二个稿子好些,但缺少点评,表述方式比较传统,通俗性、可读性不够。就体现编写要求来看,第一个稿子好些,有比较丰富的史料,但缺少数据,有定性分析,很少有定量分析。第三个稿子写得比较全面,但像文件语言,重点不突出,亮点不够多,缺少细节,新意和点评不够。在下一步的修改和全书的写作中,形式上要向第一个稿子靠,史实上要向第二个稿子靠。会后,请三个小组把各自的“目”再修改出一稿来,下一次会议继续点评,再下一次会议还要逐个打分进行比较。我们之所以要对试写的三个“目”反复进行讨论和点评,就是为了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思想,把后面稿子写得更好。

关于下一步编写工作,要注意充分体现《工作方案》的要求,编写时要把这些要求烂熟于心。具体要注意四点:第一,在照顾面的前提下,要突出点,做到有点有面。在这一点上,目前这三个“目”都还不够。第二,要有针对性,对大家都关心的、容易产生误解或已遭到曲解的问题,要有选择地从正面予以应对,做到正本清源。第三,要有新观点、新材料,在这方面视野要开阔,思想要敏锐,但标准要坚持,要以准确为前提。第四,要有活泼的语言,重点地方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和精当的点评。

——摘自2010年10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的工作进展还不够理想,主要问题是有的参与写作的同志在写作中还不能很好体现《工作方案》和编写提纲的要求,而这个方案是经大家反复讨论、室委会集体通过、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同意的,是大家在写作中必须遵循的。当前务必注意两点:一是正在起草的提纲,要全面体现《工作方案》的要求,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提纲有了针对性,书稿才会有针对性、可读性。二是三个“目”的进一步修改,要全面体现《工作方案》和提纲的要求。三个组要高度重视,写出合格的“目”来。首先是导向要正确,史实要准确,这是基本要求。同时,每个“目”里都要有重点。在党的历史上影响大的、现实针对性强的、大家关注的问题就是应当突出的重点。细节要反映重点,点评要突出重点,所有的表现手段都要为书的重点服务。让重点真正重起来、亮起来、神气起来。

——摘自2010年10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部分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的开卷考试今天到了交卷的时候了。今天上午讨论提纲,下午讨论修改后的三个“目”,进行评点、打分,明天讨论新试写的七个“目”,也进行评点、打分。打分标准主要有5项:一是内容全面性,占25分;二是导向正确性、史实准确性,占25分;三是点评精当性,占20分;四是细节典型性,占10分;五是文字流畅性,占20分。由全体编写组成员打分。采取这样的方式,就是要根据这五项标准来衡量试写稿的质量,达到使《工作方案》的要求入脑入心的目的。

(在两天的会议中,大家对编写组成员编写的十个“目”逐一进行了评议,在此基础上,本人逐一作了点评,此从略。)

——摘自2010年10月26日至2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编写提纲送审稿在统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需要统筹三条线:“不懈奋斗史”这条线目前不缺材料、不缺史实;“理论探索史”基本上也有,该上“目”、该上“节”的都上了;但“自身建设史”看起来还比较薄弱,应适当予以补充。三条线中哪一条线都不能断。

二、对所有的“章”标题、“节”标题要整体上先过一遍,看看有没有特别不平衡、不一致的地方。不该出现在“章”标题、“节”标题的内容要降格。至于“目”的标题,在“上”与“不上”的把握上也要尽量做到前后一致。

三、统稿时重点要注意:“提要”的风格要统一,要把历史叙述与点评结合起来。“提要”内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历史过程;其次是经验、意义。历史过程部分在前,要多写一些;经验、意义部分在后,要少写一点儿。要看内容上有没有大的疏漏;还要看“提要”有没有前后矛盾、重复、交叉的问题。

——摘自2010年11月3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近期,我们的工作往前走了一大步,由前期的各自试写一个“目”进入到近期的各自试写一个“节”。在今天的讨论中,与会同志依据《工作方案》和编写提纲强调的“导向正确、史实准确”等六个方面的要求,分别对试写的这三个“节”进行了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全体编写人员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六点:

一、要在增强针对性上下更多功夫,要正面回应人们普遍关注的党史问题及错误观点和糊涂认识。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旗帜鲜明地予以还击。这是增强可读性的第一要义。与细节、点评、语言相比,这一要求更为重要。

二、要更好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编写经验,充分利用好《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基础,该吸收的一定要吸收。但在学习、吸收的同时,要避免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照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原文。要根据党中央的新判断、新提法和新结论,根据新资料和学术界公认的新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基础上尽量往前走。

三、历史线索要清晰,概念要清楚,结论要准确,负面评价要慎重。

四、每一“节”的导语既要防止与“本章提要”内容重复,又要防止与后面的点评重复。可以选择特殊的角度切入,要尽可能写得活一些。

五、文字要更流畅,更准确。为防止把会议写得过于呆板和枯燥,写一般性会议的部分可以写得稍短一些。

六、篇幅要严格控制。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总之,在统稿时,还是要在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工作、关于《九十年》编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看导向正确、史实准确、细节典型、点评精当、文字生动、针对性强这六个方面要求和注重创新这一个新的要求是否都体现了,如果都做到了,这“6+1”就将是《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的特点所在,亮点所在。

——摘自2010年11月11日和12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本书的三个部分中,第三部分的编写是难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史,没有像《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那样权威的党史著作可以参考,所以要注意更广泛地收集资料。重要历史结论一定要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的工作报告,中央领导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110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30周年大会,庆祝新中国成立50、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为依据。由新华月报社编辑的《时政文献集览》,收集的党和国家的文献资料很全面,可作为参考。编写组各位同志要抓紧时间,经常进行集体讨论,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想火花,确保拿出一个高质量的初稿来。

——摘自2010年11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推陈出新,就是要在创新上进一步下功夫,具体说要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两方面同时下功夫。在内容上进一步创新,要求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基础上,认真体现中央关于党史问题的新判断、新结论,注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史料、新评价,《毛泽东传》《周恩来年谱》《邓小平年谱》等著作中选用的新史料,可信度高,尤其要注意多采用。在形式上进一步创新,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的导语。每个“节”都要有导语,导语视情况可长可短,写法也可以不拘一格,但都要写得精彩生动、引人入胜。二是“目”的点评。点评要与内容紧密结合,给人“顺乎自然”“信手拈来”的感觉,实则“用心良苦”“匠心独运”。在写法上可采用总结式点评、勾连式点评、总结勾连式点评等多种形式。三是叙述方式。叙史大部分采用的是直叙,也可根据需要,穿插使用倒叙、插叙等方式,以增强表达效果。四是“起承转合”。要适当增加一些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加强各内容单元之间的衔接。比如,在本节结尾处为下一节开头提一句话,写本章结尾时为下一章的展开埋下一个伏笔等等。

——摘自2010年12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全书的写作风格和写作上的一些具体问题,我再谈三点看法。

一、关于进一步明确定位。《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介于党史基本著作与党史通俗读物之间、偏向于党史基本著作的通俗性党史基本著作。在写法上,它具有党史基本著作的共性特点,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和《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相比,要求更通俗一些、更生动一些、更大众化一些。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字的准确性、严谨性,又要写得精彩纷呈、通俗灵动,体现学术性与大众化的有机统一。

二、关于“节”的导语的写法,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功能上,“节”的导语是为了自然引出第一个“目”,使“节”的正文“水到渠成”地展开,以增强书的连贯性和可读性。因此,要把导语当成第一个“目”的“引言”来写,切忌写成这一“节”的提要或概述。二是在内容上要防止三种倾向:“节”的导语的内容与第一个“目”不相关或关联度不大;“节”的导语本身就是第一个“目”的史实或评论的一部分主干;“节”的导语缺少历史分量,显得“轻飘飘”,“导入”的力度不够。三是在形式上要防止三种情况:文字比较呆板,可读性不强;表达方式过于“通俗”,与正文的风格不协调;大多数导语写法雷同,给读者千人一面的感觉。四是在篇幅上要防止过长,文字要简练、贴切、自然、生动。

三、关于适当列表。列表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可以简洁明了地表达意思,扩大书的信息量。在《九十年》中列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从需要出发,在适合列表的地方列表,不要为了列表而列表。二是表格中的内容、数据一定要准确,有关联的数据要能够相互印证。三是表格与文字一样,是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表格设计要科学,表格与上下文的衔接要自然。

——摘自2010年12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习近平同志12月21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工作的长篇重要批示精神,大家都感到深受鼓舞,深受教育和启发。习近平同志的长篇重要批示十分重要,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我们既是莫大鼓舞,也是巨大鞭策。室委会及编写组全体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

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长篇重要批示精神,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深刻认识编写《九十年》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九十年》的编写定位和编写目的,进一步坚定编写好《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信心。编写《九十年》,是在党的九十周年诞辰即将到来之前,中央下达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一项重大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信任、信心、信赖,从党的光荣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具有重大意义;编写《九十年》,是党中央下达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一项重大任务,由中央直接下达具体任务,这在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这既是党史部门的光荣,也是党史工作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编写《九十年》,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完成好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对于增强我们党史工作者的党的意识、大局观念和业务水平,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从服务大局、实现党史工作自身科学发展等多个角度深刻认识编写《九十年》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光荣感、机遇感和责任感。学习习近平同志长篇重要批示,要准确把握《九十年》编写目的和编写定位。编写目的是要写出一部高质量、权威性的党史著作,能够代表整个党史学界对党史的最高研究水平;编写定位是,要争取通过我们乃至整个党史学界的努力,编写出一部能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历史经验和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教育的党史范本,一部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的党史范本,一部能够反映党史工作者在深入贯彻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的党史范本。有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的亲切关怀、指导,有党史界、理论界专家的热情参与,有我们全室同志的团结一心、艰苦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好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二、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特别是“前70年”的党史,要以《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以下简称《七十年》)为基础。《七十年》是在我们的老主任胡乔木同志的指导和支持下,由老主任胡绳同志担任主编,众多党史学界、理论界著名专家学者在20年前编写的一部高水平的党史基本著作。《七十年》发行后,受到广泛好评和普遍欢迎,发行量达数百万之多。《七十年》的成功编写,为我们今天和今后续写党的历史,留下了重要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写九十年的前七十年,以《七十年》为基础,进行充实和提高,这是编好《九十年》的最为简便易行的办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九十年的后二十年,以编写《七十年》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同时注意与时俱进,这样会更为顺利、更有把握。

三、集中各方面力量组成高水平的统改组和咨询审议组,特别要请参与过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专家学者参加咨询审议和统稿工作。吸收中央党史研究室之外的其他有关单位的党史专家参与《九十年》的编写、审读和统改,是使《九十年》能够代表整个党史界对党史的最高研究水平的重要力量保证。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同志的长篇重要批示精神,在《九十年》初稿完成后,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组织咨询审议组全体成员逐章、逐节对全书进行审读、审议。二是确定书稿的修改方案后,组织统改组全体成员分为三个小组对《九十年》书稿逐章、逐节进行认真审改,做到精益求精,以确保书稿质量。

具体安排是:对于“前70年”党史的编写工作,从现在起到明年春节前,承担这部分任务的执笔同志要对自己的稿子认真来一次“回头看”。一是对照《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重点检查重要史实、观点等是否与原书一致,对有变化的地方,要提出充分的理由,如果理由不充分或站不住,还要坚持原书的表述。二是按照“6+1”的要求,精心“打磨”稿子,进一步把史实表述得更精准一些,把点评写得更精当一些,把文字推敲得更精彩一些,尤其不能出现政治观点错误、史实偏差等“硬伤”。“后20年”党史的写作是编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写好“后20年”党史,关键是要学习好这一时期中央的重要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提高思想认识,使我们能够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回顾总结这20年的历史,这样形成的文稿才有历史的分量。

总之,编写组的同志要把习近平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转化为做好编写工作的强大动力,继续保持高昂的士气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编写工作,确保拿出高质量的书稿,不辜负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摘自2010年12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各编写小组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统改组。统改组是遵照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成立的,统改工作是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编写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统改组成员都是我国党史学界的顶尖级专家,统改小组的牵头人还都是省部级领导干部,许多同志年事已高,他们能够以很大的热情和精力参与统改工作,是令人钦佩和感动的。因此,我们要真心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学习,非常欢迎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珍惜并维护他们的工作热情,以使我们的书稿质量不断提高。

——摘自2011年3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下一阶段编写工作,我在这里谈三点意见,与各位共勉。

第一,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保证全书的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蕴含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要论断,紧密联系党的历史,使之在书稿中得到充分体现;要认真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保《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成为一部观点正确、史实准确、思想深刻、理论内涵丰富的高质量、权威性党史著作。

第二,高度重视编写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科学编写能力和统筹协调性。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党中央为纪念建党90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而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任务。习近平同志对此十分关心,多次就编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室委会高度重视编写工作,将其作为全室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编写小组特别是编写小组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集中主要精力,调配骨干力量,高效利用时间,按照预定工作进度,以“倒计时”的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编写工作。要进一步增强科学编写能力,精心设计工作程序,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充分调动编写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提高编写质量。要进一步增强统筹协调性,室委会特别是分管领导要加强对编写工作的指导,各研究部负责同志要向分管室领导多请示、多汇报编写工作,统改组、编写组要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各编写小组要主动加强与所对应的统改小组的联系和沟通。要把编写组、统改组、咨询审议组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好、协调好,形成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编写工作的合力。

第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为基础,坚持“6+1”编写要求,努力提高编写质量。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为基础,是习近平同志为我们确定的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重要指导原则。“6+1”编写要求(导向正确、史实准确、细节典型、点评精当、文字生动、针对性强及注重创新),是我们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九十年》编写工作的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后,结合编写实践探索总结的规律性认识,是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具体工作要求。两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辩证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编写工作实践。在编写工作和统改工作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两条重要而具体的指导原则和工作要求,全面继承、借鉴《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有益内容和成功编写经验,同时按照“6+1”编写要求,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充分吸收党史学界公认的最新党史研究成果,在书稿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推陈出新,使《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书稿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摘自2011年8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第一次会议。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工作咨询审议组和统改组,与会同志畅谈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认识和体会,认真讨论《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提纲(讨论稿),并就拿到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大部分书稿,提出初步意见和建议。会议开得很好。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内涵十分丰富,要求十分明确,意义十分重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党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编写好《九十年》的殷切期望。咨询审议组成员是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确定的,体现了中央对大家的信任。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批示,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指示、批示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编写、统改、咨询审议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为完成中央交办的这项重要政治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出版《九十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编写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对编写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中央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结论和重大判断,在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及其他党史基本著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党史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坚持“6+1”的编写要求,努力把《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写成一部高质量、权威性的党史著作。

通过前一阶段的不断努力,根据中央的要求,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组已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第一、二部分书稿的编写任务。下一步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已基本完成的一、二部分书稿进行统改,二是继续完成书稿第三部分剩余部分的编写,三是对全书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咨询审议。三项工作将统筹安排,交叉进行。要搞好相互间的协作,在咨询审议组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统改组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组的作用,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确保按时限、高质量完成统改任务。中央党史研究室要为咨询审议组和统改组、编写组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使大家工作起来更方便、更舒心、更有效率。

——摘自2011年3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咨询审议组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审议全书的编写提纲,从总体上对书稿的编写和统稿进行指导。刚才,咨询审议组成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大家普遍感到,本次提交的编写提纲与上次相比,主题更加鲜明,主线更加突出,结构更加严谨,总体上看,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提纲。同时,大家也针对提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修改意见。如,有的建议要进一步突出主题、主线,在“主干”上做足加法,在“枝叶”上做好减法;有的建议要进一步把握好史和论的关系,写出论的“精气神”,使论成为必要之论、精彩之论、点睛之论,切实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的建议要进一步增强“目”标题的生动性、可读性,防止概念化的倾向,等等。三个统改小组和编写小组要认真研究、吸收咨询审议组成员的修改意见,进一步改进统改工作和编写工作,努力使书稿的质量再上新台阶。

——摘自2011年5月1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咨询审议工作第二次会议以来,第一、第二统改小组会同各自对应的编写小组,进一步完善了编写提纲,对第一、第二部分初稿进行了逐章、逐节修改。第三统改小组成员和中央党史研究室有关领导,组织中央党史研究室业务骨干,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需要深入研究的九个专题进行攻关,形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在第三统改小组的指导下,第三编写小组着手对第三部分初稿进行修改。同时,中央党史研究室还组织力量编纂了《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党史问题的重要论述》《近二十年党史研究新进展综述》《党员干部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党史上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和《港台、国外有关中共党史著作目录》等参考资料,供咨询审议组成员和统改组、编写组成员参考。总的看,第二次咨询审议工作座谈会以来,咨询审议、统改、编写三个部分形成了合力,《九十年》工作班子同室内有关部门形成了合力。编写、统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特别是通过对九个专题的研究和有关资料的整理,基本理清了一些重大问题的历史脉络,深化了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后二十年”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为写好第三部分书稿打下了扎实基础。下一步,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合作机制,深化基础研究,力争拿出更多更好的可供吸收的成果来。

——摘自2011年7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审议第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稿,并就做好全书审改工作进行讨论。总的看,这段时间的统改工作比较扎实、深入,修改后的书稿较原稿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第一部分初稿全面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优点和精华,认真吸收了党史学界公认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构清晰合理,内容详略得当,行文简练易懂,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稿子。

咨询审议组开展下一步的审改工作,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审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由咨询审议组和统改组负责审议、统改《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书稿,是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提高书稿编写质量的重要举措,是编撰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是确保全书体现党史学界最高研究水平的必要途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能不能让党中央满意,能不能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心欢迎,能不能成为像《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那样的高水平党史著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咨询审议组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审改工作的责任感,巩固成果,再接再厉,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审改书稿,切实把书稿质量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审改的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审改工作的目标要求,就是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实现“三个范本”“一个最高”,使《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成为一部高质量、权威性的党史著作。咨询审议组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对书稿进行认真审改。在加强全面审改的同时,建议重点审看以下七个方面:一看政治导向是否正确;二看史实是否准确;三看细节是否典型;四看点评是否精当;五看文字是否生动;六看现实针对性强不强;七看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相比,“前七十年”的内容增减是否合适,该创新的是否创新了。在上述七点中,对政治导向和史实的审核把关,是审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全面深入的审改,确保全书在政治导向上不出丝毫偏差,使全书所体现的立场、观点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贯彻两个“历史决议”,坚持以党中央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判断和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为准绳,以权威的史料和公认的党史研究成果为依据,对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全面把关,特别注意对重大、敏感和争议较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重点把关,确保全书在史实上没有任何“硬伤”。

第三,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抓紧抓好审改工作。以这次座谈会为标志,编写工作进入到咨询审议组对书稿进行全面审改的阶段。这个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整个编撰工作的“冲刺”阶段。为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咨询审议组成员要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在不影响身体和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审改工作中来,尽量把审改工作“往前赶”,同时注意保证审改质量,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有机统一。

——摘自2011年1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召开第五次会议,审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部分书稿,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下一阶段咨询审议工作和统改工作作出安排。

刚才,咨询审议组各成员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部分书稿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部分书稿认真贯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比较客观地反映了1949年10月至1978年底这段历史,准确把握了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基础上又有提高,书稿是基本成熟的。同时,咨询审议组成员对修改完善这部分书稿,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编写组和统改组要认真消化,尽可能予以吸收。

做好下一阶段咨询审议工作和统改工作,要注意三点。

第一,始终以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咨询审议工作和统改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在咨询审议和统改过程中,既要强调时间观念、进度要求,更要坚持质量第一、时间服从质量。要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作为重要工作理念,自加压力,锲而不舍,确保《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成为一部高质量、权威性的党史基本著作。要进一步强化协作观念。要有宽广博大的学术胸怀和虚怀若谷的学术品格,在坚守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实现科学精神的最大释放。

第二,明确工作着力点,全面认真审改好“改革开放新时期”部分书稿。重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是否鲜明、这条主线是否突出。编写《九十年》特别是新时期的党史,一定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和主线,全面反映党带领人民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一条红线,贯穿《九十年》全书。

第三,坚持科学谋划、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地推进各项工作。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照中央要求完成书稿编写、出版、发行以及发行后的各项工作。

——摘自2012年5月1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召开第六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审议改革开放新时期部分书稿,并对书稿出版前的一揽子工作作出初步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在重要历史时刻、对重要历史问题和重要历史人物发表的一篇十分重要的讲话,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政治宣示,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科学评价党的领袖人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咨询审议组、统改组和编写组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特别是要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正确的历史观,切实把讲话精神贯彻到工作中、体现在书稿上。

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编写中,新时期部分是全书的编写难点,一来,它是当代史,缺少历史沉淀,想作客观叙述和评价,实属不易;二来,它没有像两个《历史决议》那样专门、权威的历史结论作依据,想一下子写准确、写正确,对我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三来,写这段历史,基本上是白手起家,没有像《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那样的党史基本著作作参考,需要做资料收集整理、专题研究等大量基础性工作。目前形成的第三部分书稿,从总体上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新时期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突出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是一个比较成形的稿子。咨询审议组成员对进一步修改完善书稿,分别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我们要认真领会、认真吸收。

在讨论中,咨询审议组对统改组、编写组第五次座谈会以来一年多的工作也给予肯定,认为统改组、编写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精神,对党的历史展开全面、系统的“回头看”,进行再梳理、再总结、再提炼,把工作做到了点子上。同时,在刚才的讨论中,咨询审议组成员对于将新时期部分统改时间比原计划作适当延长,表示理解和赞成,认为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根据十八大精神和新一届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思路,进一步修改完善书稿,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更好地体现中央精神,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确保全书政治导向正确的稳妥之举,也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进度服从质量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大家还指出,推迟统稿已报中央领导同志同意,这在程序上也是符合的。中央党史研究室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部分审改工作,谈三点意见。

第一,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对照中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仔细检查书稿中有没有“不一致”或“不到位”的地方。对“不一致”的,要坚决按中央精神改过来;对“不到位”的,要严格按“到位”的标准进行补齐。在此基础上,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党中央着重强调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等等,注重选取那些最能为现实工作提供历史依据、历史借鉴的史实,写进《九十年》书稿之中,引导读者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并能从党的历史中探寻到做好现实工作的经验和启示。

第二,要进一步突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不仅要注重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然,还要注重说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以然,要下功夫写好全书的“结束语”,通过清晰且有说服力的历史逻辑,使读者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发展的规律性、胜利的必然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特别注意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说清说透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也必须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途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目标和途径的辩证统一体。

第三,要进一步处理好写实与写活的关系。要坚持写实基础上的写活,没有扎实可靠的史料作依据,写活没有任何意义;同时,要坚持写活要求下的写实,不写活,观众就会没有“眼缘”,没有深入阅读的愿望。写活的关键是写好细节和点评。写好细节首要的是选好细节,要从那些最能反映历史本质、最为新鲜、最为生动的史实中选取细节。写好点评,一是点的地方要恰到好处,二是点评本身要深刻、精当、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摘自2013年12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咨询审议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作者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北京100080 )

原载:《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