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中共中央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党的战略重点转向东北。在此战略方针的指引下,黑龙江地区利用东北解放区条件和基础,试办农场,生产粮食,支持全国解放战争,从此,震古烁今的开发北大荒的序幕正式拉开。此后的三十多年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北大荒持续掀起开发建设热潮,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日前,位于甘南县境内的查哈阳农场抢抓农时,旱田高质量中耕深松作业全面展开。刘玉峰/摄
一、北大荒精神的形成
从历史背景、主体力量和开发建设的速度规模三个方面来看,北大荒精神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段。
第一时段(1947—1954):干部北上与荣军归来
1945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1946年6月,中共中央向东北局发出指示,重申了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方针。1947年,人民解放军部队进入黑龙江,从延安赴东北的干部和大批荣誉军人开始挺进北大荒。
1947年6月,从延安赴东北的干部李在人与原吉黑军区司令部秘书刘岑率领16人,在珠河县(今尚志市)一面坡太平沟开荒生产,创建松江省省营第一农场。1947年至1948年,农场辗转迁到延寿县、宁安县,更名为松江省机械农场。1949年3月,更名为宁安农场。
1947年7月,辽北军区司令部作训科科长周光亚,奉东北行政委员会之命,筹建国营通北机械农场。同年12月,周光亚创建东北行政委员会通北机械农场。1948年6月,农场由黑龙江省建设厅接管,更名为赵光机械农场。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更名为赵光农场。1948年1月,西满军区第二军分区经济建设处主任王荫庭,率部200多人在嫩江省建设厅、财政厅以及齐齐哈尔市的支持下,在甘南县创建了平阳农场。1949年10月,场部迁至查哈阳(地名,蒙古语,意为“好地方”)的“大烟筒”,更名为查哈阳机械农场。1955年,与甘南、义和两个农场合并,取名为查哈阳农场。
1949年10月,八路军荣誉军人郝光浓率领100多名荣军战士来到嫩江县伊拉哈镇创办黑龙江省伊拉哈荣军农场。1953年2月,与九三农场合并,更名为九三荣军机械农场。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恢复农场体制,取名荣军农场。
1950年11月,分散在绥滨、富锦、依兰、汤原、鹤立等地荣军学校的1100余人集中到鹤立荣军学校,在校长李文奎带领下创建了鹤立荣军农场,后改称荣军伏尔基河农场。1976年撤销生产建设兵团后,恢复农场体制,更名为新华农场。
受荣誉军人创办农场的积极影响,归属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领导的东北军区司令部创建的解放团,相继创建和参与建设了一批农场,分别是:1949年3月,在汤原建立的香兰农场,1949年9月,在桦南县建立的孟家岗农场,1950年4月,在萝北建立的宝泉岭农场,1950年10月,在铁力建立的新农场,1951年4月,在集贤县建立的笔架山农场,在德都县建立的二龙山农场,在通北县建立的红星农场。除此之外,还有公安系统建立的梧桐河、密山农场(劳改农场)等。
1954年10月,中央决定农业建设第二师所属三个团的8300名官兵转业,到黑龙江建立农场。其中,四团创建了十一农场,后与铁力机械农场合并,更名为铁力农场,五团创建了二九〇农场,六团创建了二九一农场。1954年6月,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到虎林饶河一带考察,并委派老红军余友清率复员转业官兵进驻虎林西岗地区筹建八五〇农场(依铁道兵部队番号命名)。
1954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建设国营友谊农场的决定》,由苏联专家在集贤县援助建设大型机械农场,即友谊农场。
第二时段(1955—1959):官兵创业与青年支边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崭新阶段,不断掀起经济建设高潮。同时,粮食需求量急剧增加,部队中大批复员转业军人需要安置。在此形势之下,继续开发北大荒成为安置转业军人、扩大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任务。
1955年8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建议“铁道兵在黑龙江省密山、虎林、饶河三个县境内,举办一个综合性的半机械化的农牧企业,开垦那里的1000万亩以上的荒地”,同时提出建设排水工程和必要的灌溉工程。
1955年8月30日,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60人从北京出发,奔赴黑龙江萝北县垦荒。1956年6月,铁道兵复员转业官兵1.74万人奔赴北大荒,先后建立了八五二等9个农场。同一时期,按照中央的意见,在黑龙江成立了铁道兵农垦局。根据王震将军提议,黑龙江省将金沙、永安、密山、青山、汤原5个农场和牡丹江青年垦荒队青年农场以及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划给的牡丹江军马场,划归铁道兵农垦局。
1958年1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同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指出“军垦既可解决军队复员就业问题,又可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有些地区还可以增强国防和巩固社会治安。因此,在有大量可垦荒地、当地缺乏劳动力,又有复员部队可调的条件下,应该实行军垦”。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转业军人、连同随军家属、部分青年学生共10万人,来到铁道兵农垦局所在地密山一带和新成立的合江农垦局所在地萝北一带,充实扩建了已有农场,创建了新农场。十几万转业官兵作为开垦北大荒的主力军,成为熔铸北大荒精神的一支重要力量。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奔赴北大荒,掀起了新的开发建设热潮。仅山东省先后就有6万名支边青年和移民来到北大荒,为垦区注入了新鲜血液。
第三时段(1960—1976):知青下乡与兵团组建
1960年以后,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压缩城镇人口、开辟就业渠道成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1966年以后,我国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毛泽东同志作出“准备打仗”,准备“打大仗”的战略部署。中央批准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广东等地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用以加强战备、储备力量、开发山区、建设边疆。
1963年10月,北京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196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动员和组织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此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城市的知识青年踊跃向北大荒进军。
1965年,鉴于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中共中央东北局向中央报告,建议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所属部队1万多名干部战士分批复员转业到黑龙江29个边境农牧渔场插队。
1968年6月,随着国际形势日趋严峻,中共中央批准成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辖5个师、58个团,兵团领导机关入驻佳木斯市,主要任务是“屯垦戍边、劳武结合、发展生产、保卫边疆”。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在《人民日报》发表,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1968年12月,黑龙江省召开电话会议,号召全省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9年,全省共动员三届中学毕业生62万人,达到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峰。1969年3月,来自浙江、上海、天津的知识青年纷纷到达哈尔滨。一年时间内,北大荒共接收了省外知识青年21.2万人,其中17.6万人到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劳动。此后的四年时间内,黑龙江垦区陆续接收来自全国诸多城市的知识青年45万人。1973年以后,虽然垦区停止接收省外知识青年,但本省的城市知识青年又有10万人到达垦区。1976年2月25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了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1997年,更名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1998年,组建黑龙江北大荒集团,与农垦总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2018年,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新时代的北大荒集团下辖9个分公司、1个子公司,113个农(牧)场,75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
二、北大荒精神的内涵
1947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北大荒成为军人转战的疆场、知青建功的基地、移民创业的热土,荒芜、寒冷、渺无人烟的北大荒,被垦荒人用爱国热情、奋斗激情和革命豪情点燃,无边的荒原变成丰收的沃土,黑土地上铸就了永恒的北大荒精神丰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用青春、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是北大荒人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
——垦荒人正是依靠信仰和信念伟力,自力更生于北大荒。党的召唤和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就是拓荒者前行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在人烟罕至的茫茫荒原,垦荒人心中有对党的信仰和忠诚,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他们必须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白手起家,依靠自己的双手创建自己的农场,收获丰硕的果实。1947年11月,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老八路周亚光初到通北时,租用一个老乡的马爬犁踏查荒原。在最困难的时候,只有一栋旧房子、一个小木桌、几个泥盆泥碗。烧柴自己打,吃粮自己种。没有机械和农具,他们就捡来日本开拓团扔下的破旧机具,简单修理后使用。
最早创建的荣军农场,主角多是伤残军人。抗日战争中失去一只眼睛和一支胳膊的老八路郝光浓,率队到伊拉哈创办荣军农场;曾被子弹炸碎骨头的汪立国,为了给部队建设房舍,挥斧伐木;曾在战斗中失去手指和脚趾的迟子祥办起铁匠炉;体内残留弹片的庄洪斌,率领战士建起了发电厂、加工厂。1955年,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60名热血青年从北京出发奔赴北大荒,开启了到北大荒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先河。荒原上,信仰在扎根,事业在挺起。
——垦荒人正是依靠革命和斗争精神,艰苦创业于北大荒。东北地区刚刚解放时,革命的事业尚未完全成功,解放战争尚在进行之中。满怀革命热情和斗争精神的广大党政军干部听从党的号召奔赴北大荒,凭借满腔的革命热情与自然界斗争。1958年5月7日,转业军官徐先国在《人民日报》发表诗歌《永不放下枪》,诗中写道:“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不是当年整队上舰艇,不是当年横戈渡长江。儿女离队要北上,响应号令远征北大荒......”当年的北大荒,自然和气候环境恶劣,荆棘丛生,沼泽遍布,风雪侵袭,野兽出没,冬季严寒刺骨,夏季蚊虫肆虐,生存和创业环境异常艰难。转业官兵继承和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提出口号:“晴天大干,小雨猛干,大雨苦干,紧要关头日夜连轴转,突击周里绝不下火线!”没有牲畜和机械,就用人力牵引犁铧;没有暖屋热炕,就用马架子和地窨子替代。冬天,垦荒人顶着鹅毛大雪,迎着“大烟炮”在室外劳作,经常冻得手脚发麻,有的人脸冻得起了泡,有的人手脚冻出了伤。冬天不敢脱衣服睡觉,一觉醒来,往往眉毛胡子都是冰霜。“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生动地反映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创业艰辛与革命豪情。
垦荒人种的是粮食,可是他们长年吃的却是高粱米、窝窝头、盐水煮黄豆、土豆白菜汤。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没有粮食,只能吃糠皮、青稞、大麦,甚至野菜、草根、树皮。大批职工极度营养不良,有的患上浮肿病。没有房屋、没有道路、没有必要的生产工具,没有生活物资,没有工资和待遇,甚至没有生命健康保障。但这些都无法阻挡垦荒人创业的脚步,击不垮垦荒人艰苦创业的意志和决心。
——垦荒人正是依靠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奋勇开拓于北大荒。一批又一批复转军人来到北大荒,他们高举“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旗帜,逐渐扩大开发建设规模,把粮食源源不断输送给国家。他们坚持“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战略方针,走出奋勇开拓的创新之路。他们一边开荒种田,一边繁育新品种。1949年,查哈阳农场繁育的“查育一号”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亩产467公斤的高产纪录,并陆续建起了机械化农场,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他们在开垦荒原的同时,兴修水利、修路筑基、建设家园、发展教育、植树造林,不断改变着荒原的原始面貌。1956年4月,王震将军带领2000多名官兵用4根粗绳连结铁锤,在一个月时间内夯土奠基架起48座桥梁,为修通完达山公路创造了条件。1958年,创办八一农垦大学,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1969年5月,以知青为主的兵团战士向荒原宣战,修筑了全长235公里的“二抚公路”。哈尔滨市的青年垦荒队用5年时间开垦荒地2万多亩。一座座农场、一排排房舍、一条条道路填写了黑龙江地图大片空白区域,荒原有了人气,有了生机,变成了良田热土。
在为国家贡献粮食的同时,垦荒人用自己烧的红砖建起漂亮的红砖房,成立了拖拉机修配厂、联合加工厂,建立了托儿所、学校、卫生所、图书馆、百货商店、公共食堂、广播站,安装了电灯、电话......在垦荒人开拓进取的号子声中,荒原逐渐变成了创业兴业的丰收沃土、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垦荒人正是依靠青春和热血,甘心奉献于北大荒。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伟大征程上,到处都是青春的足迹,到处都有奉献的故事。以杨华为代表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铮铮誓言:“不管边疆的路程多么遥远,也拦不住我们远征的决心,不管边疆的风云多么寒冷,也吹不冷我们劳动的热情!”个别人在恶劣的环境面前产生思想动摇,杨华就咬破手指,在硬纸板上写道:“我是荒原上的一名垦荒战士,我要永远做个垦荒战士,不做逃兵。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去克服一切困难,要把一切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祖国的,不仅是青春和热血,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1973年春,山东支边青年、普阳农场十七队畜牧班班长王泉孝生病多日,却把病假条藏进怀里,带病坚持放牧。在狂风怒吼、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中,他为了找回沼泽地里的羊群,踏入沼泽后再也没有回来。还有勇救落水学生而牺牲的王文卿、抢救船只而献身的齐德林等很多战士和知青,把一腔热血,甚至是生命献给了黑土地,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三、北大荒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创新理论,擘画未来,明确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和重大战略部署,汇聚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创造伟力。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伟大实践中,黑龙江省委率领全省人民努力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忠实实践者,确立了建设龙江现代化强省的新目标。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龙江儿女必须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和发扬龙江优秀精神,让北大荒精神持续释放前进动力和璀璨光芒。
——用北大荒精神捍卫国家粮食安全。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时指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北大荒发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非常鼓舞信心、鼓舞斗志。”黑龙江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土地资源,必须履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政治责任。在确保粮食产量1500亿斤以上、总产量和商品量全国第一的基础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全省粮食产能增加目标。实现粮食高产稳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自力更生,向土地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要发展动能;必须艰苦创业,夯实农业基础,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提高产业链层级;必须勇于开拓,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应体系;必须倡导奉献,讲政治、顾大局,坚决扛起粮食主产区责任,坚决当好粮食基地、大食物观践行地、粮食安全“压舱石”。
——用北大荒精神引领农业强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强农强省,黑龙江责无旁贷,我们有率先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和条件,北大荒拥有无与伦比的黑土地资源,北大荒集团已成为全省百强企业之首,拥有“三大一航母”等雄厚基础,北大荒精神正在成为农业强省建设的精神支撑。我们要抓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个精神之魂,坚决守护黑土地,开发利用好黑土地,推进新品种研发,攻克技术难关,提升农业质效。我们要坚持开拓进取,在黑土保护、数字信息、生物科技、机械应用等领域接续发力创新,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我们要倡导奉献、乐于奉献,再现共和国长子的魄力激情,持续调动三千万龙江儿女的豪情壮志,奋力走在建设农业强省的前列。
——用北大荒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巩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要振兴,粮食安全根基要夯实,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当年,伴随北大荒开发建设进程,垦荒人不断开拓进取,一边成立农场开荒种田,一边修路建房安家兴业,持续推进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北大荒精神所蕴含的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今天仍然需要在乡村振兴伟业中传承发扬。勇于开拓,就是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保持勇往直前的奋进姿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做到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兼顾,共同建设富饶美丽新农村。
——用北大荒精神激励时代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东北振兴,关键在干部,关键在落实”“东北地区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解放不够,干事创业激情不足,推动振兴的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当前,黑龙江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面临历史机遇,也有不少瓶颈制约,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这支先锋劲旅。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具有黑龙江独特魅力的北大荒精神,用好影音视频、杂志报纸、网站微信、办展宣讲、专家著作等形式,讲好黑龙江开发建设的历史故事,传颂英雄不朽的功勋,用垦荒人的言行激励干部群众,把垦荒人的精神植入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传承基因、赓续血脉,凝心铸魂、教化育人,推动思想解放、改革创新,立志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提升能力作风、专业本领,再现北大荒人自立、创业、开拓、奉献的热血豪情,形成黑龙江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劲动力、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