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 《十三省》 讲述的是1937 年到 1941 年间, 东北抗日联军在三肇地区组织绿林武装进行抗日斗争的故事,主人公是抗联的团长耿殿君。剧中的耿殿君并非虚构,凡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难免要与真实的耿殿君进行对照。
剧中交待, 耿殿君是共产党员、抗联第 3 军 12 团团长。 1937年秋,耿殿君一夜之间神秘失踪。不久,一股报号“十三省”的土匪忽然出现在日军的心脏地带哈尔滨肇源地区。 耿殿君领导 “十三省” 在肇源地区, 明里周旋于鬼子、汉奸和土匪之间,暗里却与他们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一支勇悍的抗日武装把日关东军集结重地闹得天翻地覆,令鬼子失魂落魄。1941 年春,耿殿君率“十三省”各部在白家坟地区,设计歼灭了渡边正雄及其部队。“十三省”胜利完成他们的使命,最后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剧中的耿殿君从 1937 年秋到1941 年春, 始终在三肇地区进行抗日斗争。 而相关的历史资料(有当事人、知情者的回忆,历史文献,专家著述)表明,东北抗联中的耿殿君只有一个,就是曾任抗联第 6军12团团长耿殿君。
据曾任抗联第 3 军 9 师政治部主任、龙江工委(亦称三肇工委)代理书记高吉良说,耿殿君是1932 年在汤原黑金河金矿当工人时,由他介绍参加革命,同他一起做地方工作,后来参加了冯治纲领导的抗日武装 “文武队”。1936 年 6 月,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 6 军(1936 年 9 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 6军),任留守团团长。[1]1937 年 2 月, 任抗联 6 军11 团团长。
1937 年 7 月上旬,耿殿君率11 团参加了抗联第 6 军军长戴鸿宾领导的西征,到达海伦一带。由于在海伦叶家窝堡战斗中,6军西征部队损失较大,牺牲 20 多人,负伤 40 多人。 “7 月 28 日,戴鸿宾对六军西征部队的活动进行了新的部署,十一团团长耿殿君带领一支部队护送伤员进入小兴安岭西坡大青观建立临时后方医院。 ”[2]王明贵回忆说:1937 年 7月下旬,“四师十一团团长耿殿君带领部队护送伤员进入小兴安岭大青观后方,主要任务是想办法请医生、购买药品,尽快治好伤员重返前线。 ”[3]
8 月中旬 ,“戴鸿宾在绥棱 、海伦交界的八道林子召开的六军师、团两级干部会议。 耿殿君出席了会议。 ”[4]8 月下旬,耿殿君随6 军西征部队返回汤原。抗联老战士李敏在 6 军被服厂工作过,对负责 6 军后勤工作的耿殿君印象很深。 她说,1937年 8 月,6 军西征部队在撤回汤原时,由于在大青观一带的伤员伤势较重,行动困难,转移速度较慢, 很长时间才到了铁力山里。这时耿殿君派了军医官王耀军到铁力给伤员疗伤。后来,为了尽快救治这些伤员,耿殿君亲自去接,他带着伤员跋山到了伊春的四块石,把 20 多名伤员安排在我们被服厂,这时已是冬季。 1938 年过春节时, 耿殿君带着队伍来到了被服厂,年三十晚上,耿殿君主持召开了联欢会。他扯开嗓子就唱,一边唱还一边做些滑稽的动作,大家看他那个调皮样, 肚皮都笑痛了。
李敏又说,1938 年 4 月,日伪“讨伐”队偷袭了 6 军设在四块石的后方密营,给养也断绝了。后方的同志派人到格节河去找耿殿君,没过几天,耿殿君就派人到四块石接伤员和被服厂的同志。 过汤旺河时, 耿殿君带着几匹马在河边等候, 用马把伤员驮到格节河密营,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以上有笔者采访李敏录音)
1938 年春,陈雷随李兆麟从黑金河去巴浪河, 在 6 军留守团密营附近见到了耿殿君。 陈雷在回忆录中说:“来人是六军留守团的耿殿君团长,此人生性豪爽,不拘小节, 打仗勇敢, 深受战士爱戴。 ”[5]
1938 年 5 月 1 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第七次常委会议,决定 3、6、9、11 军冲出敌人包围,向小兴安岭余脉的海伦地区西征。 此后耿殿君开始准备西征。1938 年 5 月 17 日, 抗联第 6 军参谋长冯治纲给宋一夫的信中说:“六军留守团耿团长也同戴同志远征了。 ”[6]
耿殿君参加了李兆麟率领的第三批西征部队,“这支远征队伍于 1938 年 11 月初在富锦集结。”“12 月初, 先遣队在耿殿君率领下筹集了部分给养,”[7]“12 月 12日,部队到达王(肇凤)把头碓营。原第 6 军留守团团长耿殿君带领30 多名战士袭击了汤原县仙马沟日本开拓团, 为西征部队准备了给养和物资, 使抗联战士增强了信心。 ”[8]西征途中,“李兆麟决定, 行军时一切军事计划和命令的下达均由十一军一师李景荫负责, 第六军教导队副官耿殿君任临时参谋长。 ”[9]12 月 29 日,耿殿君随李兆麟率领的第三批西征部队到达绥棱县境内, 与 6 军 3 师等先期到达的部队会合。
1939 年 2 月 24 日 (正月初六),李兆麟、许亨植关于黑龙江的工作及形势给王明贵、 于天放的信中说,“我们到了你们的后方(绥棱山里), 详细听耿殿君的报告。 ”[10]
此后, 耿殿君被派到讷河做地方工作。当时任 6 军 12 团政治部主任的王钧回忆说:1939 年 2月 14 日,我们在德都县谷家窑胜利突围后,“大大地振奋了人心”,“北满省委听取了冯治纲的汇报,立即派原下江特委组织部长小孔、原六军留守团长耿殿君 等 4 人 于1939 年 3 月初到龙门山找到我带的部队”。后来,王钧把他们护送到讷河县五区。王钧在回忆录中又说,5 月初,“老伯代(耿殿君化名)组织起青年救国军徒手队四五十人,拿着木棍训练。 ”[11]由于军队和地方工作人员互相配合,五区一带的抗日活动迅速发展起来,组成了讷河人民革命抗日先锋队。 于 1939 年 9 月 18 日配合抗联 12 团攻下了讷河县城。
1939 年 9 月下旬,李兆麟带军部教导队到讷河。 王钧建议李兆麟,“把耿殿君调到 12 团任团长,我们俩领导这个团还是很好的。 李兆麟同意我这个建议。 ”“耿殿君上队当十二团团长刚几天功夫,在大德唐前屯打仗时,他的左腿打伤了送到查拉巴奇后方养伤。”[12]1939 年 10 月 20 日,张寿篯(即李兆麟)关于一般工作情况给治纲、 中孚同志的信中说:“八月十六日(9 月 28 日)与二师十二团暨耿殿君同志见面。” “第二日, 在讷河县东三马架屯与龙江省孙强部队接仗,战争 3 小时。次日(9 月 30 日),孙强部队与十二团接仗, 殿君同志和白连长均腿部受轻伤。 ”[13]
1939 年 10 月 19 日,张寿篯(即李兆麟)关于工作任务等问题给耿殿君等的指示信中说:“分手后,到了朝阳山。”“我非常痛心的是殿君同志、凤阁同志的伤。”“军教导队及先锋队不能单独活动,配合十二团活动进可归殿君同志领导。 ”[14]
1939 年 10 月 28 日,东北抗联第 6 军司令部训令指出,“十二团配合教导队即刻执行下列指示:紧征收棉衣,”“教导队归耿团长指挥之”。 “不允许耿(耿殿君)团长和王(王钧)主任有一点敌人警告就亲自上最前线。 ”[15]此后王钧、耿殿君率领第 6 军12 团继续留在龙北讷河、克山、克东、依安一带,与讷河县委密切配合,发展和扩大反满抗日力量。
12 月上旬, 第 6 军 12 团与第 3 军 8 团在北(安)黑(河)铁路沿线会合, 共同商定向龙河根据地转移。 于“12 月 20 日行至克山拜泉公路之间的张信屯和蔡家屯宿营时, 突然遭到日伪联合讨伐队的袭击。三军八团团长姜福荣,六军十二团团长耿殿君在指挥部队突围中壮烈牺牲。 ”[16]
耿殿君于 1939 年 12 月牺牲,这是毫无疑问的历史事实。因这一损失很大,牺牲了两个团长,许多资料都有记述。 亲眼看到耿殿君牺牲的王钧(时任十二团政治主任) 回忆说:1939 年 12 月,12 团和 3 军 8 团由讷河五区西部往克山东部转移,天快亮了,走在拜泉和克东公路中间王小班店,8 团住在张信屯,12 团住在蔡家屯,下午 1 点钟时,日本守备队从拜泉开来,在张信屯开战。 “我团团长耿殿君在指挥十二团冲入平川地把场院夺下来,敌人一枪打中他的头部牺牲了。 ”[17]
抗联 3 军 8 团战士陈明也目睹了这一场面。 他回忆说:“十二团打我们西边屯,把敌人打退,耿殿君大声地喊:‘八团往出撤! 八团往出撤! ’他这么一喊叫,敌人注意他了, 一排枪把他打死了。十二团就他一个人牺牲了。 ”(李敏采访陈明录音)
1940 年 3 月 13 日, 中共北满省委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报告中说: “自去年春期到现在与敌接仗 40 多次。 三军八团 50 多人损失一半, 都是最有革命热情与英勇的部分, 该团团长姜福荣同志在克东东南战役与六军十二团团长耿殿君同志被敌人 (击中)光荣牺牲。 ”[18]
从以上资料看,这是 1937 年到 1939 年耿殿君的活动情况。 2002年冬, 我们访问了高吉良老人,他说:“1936 年以后,耿殿君就随 6 军走了,我在三肇时没有见过他。 那时龙江工委只有张文廉、徐泽民、刘海和我,刘海还不常来。 ”专门研究抗联 6 军史的老专家、已经退休的原省委党史研究室处长赵亮在2004年也采访过高吉良,同样得出耿殿君没到三肇地区活动过的结论。我们又查了日伪材料,如三肇事件的资料、徐泽民等被捕后的审讯记录等,均没有关于耿殿君的记载。因为抗联在三肇开展的平原游击战是耿殿君牺牲 9个多月以后的事。
此文, 仅是从尊重历史的角度, 让人们了解耿殿君的一些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 [2] [4] [8] [16]《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 赵亮、孙雅坤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年 12 月版,第64、86、86、105、128-129 页。
[3]《踏破兴安万重山———王明贵回忆录》,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4 页。
[5]《征途岁月———陈雷回忆录》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5 月第一版,第 105 页。
[6] [10][13][14][15][18]《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 黑龙江省档案馆编, 甲 51,第410 页;甲 54,第 199 页;甲 55,第 410 页;甲 55 第 261 页;甲 55第 440-441 页;甲 26,第 68页。
[7] [9]《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编写组编,人民出版 社 1991 年 2 月 第 一 版 ,第365、365 页。
[11][12][17]《血荐轩辕———王钧回忆录》哈尔滨出版社 1994 年 4 月第一版,第 130、143、153页。
(作者单位:中共绥化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