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嫩江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在讷河市二克浅镇西北方的一处岗坡上,发现有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葬。1985年,黑龙江省博物馆与齐齐哈尔文管站对二克浅墓葬进行试掘,发现墓葬26座。2001年7月至10月,为了配合尼尔基水库建设,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二克浅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这件收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鹿纹小陶壶即为二克浅墓葬出土。小陶壶长颈,口微侈,球腹,小平底,口径8.8厘米,底径7.5厘米,高22.6厘米。其陶质为夹细砂陶,较细腻,陶色呈黄褐色;口沿外侧有一装饰性桥状耳,口沿下饰有4圈篦点纹;颈腹交接处饰有用篦点组成的正、倒三角纹及4圈篦点纹;腹部饰有以篦点组成的鹿纹,极具写实风格,造型生动。
2001年对二克浅墓葬的发掘是对该墓葬进行的最大一次发掘工作,总面积达5100余平方米,共清理墓葬68座。墓葬均为单室土坑竖穴墓,没有发现木质葬具,葬式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形式。墓葬依随葬器物的种类、式样及组合的不同,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两期遗存看不出有明显的承继关系,应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早期墓葬属于青铜时代,晚期墓葬已经进入铁器时代,而这件鹿纹小陶壶发现于早期墓葬中,当属青铜时代,年代距今约2800年。
墓葬中随葬品多寡不一,个别墓葬较多,大多数墓葬较少,有的甚至无随葬品,随葬品种类有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石器等。二克浅墓葬的大面积揭露和文化类型的确立,为松嫩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内容,同时也显示了该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松嫩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