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瞎子岛的传说

  宋徽宗年间,徽宗赵佶为金人所掳,在五国城囚禁。贴身侍卫王五因不堪忍受金人羞辱,趁金人不备,潜入松花江中,凫水而行。后见金兵不再追赶,仍不敢贸然登岸,只得于江水之中抱一漂流木,顺流而下。不知过了多少时日,竟由松花江漂到黑龙江段。王五料想金兵已远,便上得岸来,摘得许多野果充饥。当时正值盛夏,黑龙江南岸青山滴,野果累累。王五脱下上衣,将野果悉数包将起来,不敢久留,找到一块船板,依旧顺流而下。又不知过了多少时日,王五恍惚之中,自觉被人救起,睁开眼一看,却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茅草房内……
  原来,王五五躺在船板上,头几日倒也清醒,后来渐渐疲乏,怕自己失去知觉,便将衣服撕成布条,将自己绑在船板上,任其漂流。再后来,疲惫至极,不知不觉已被搁浅在一个江心岛边。
  却说这岛座落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水道旁,经数千年泥沙淤积而成,方圆几百里。岛上地势平缓,各类奇花异草丛生,上千年古树也不鲜见,几条河水于岛内潺潺流过。岛上有树落十余个,岛民多为渔人。这里土质肥沃,江中鱼儿肥美,直养的这十多个村落的人们男儿个个体态壮美,女儿们个个白皙细嫩。那时,往来于内地到伯力的商贾们也每每到岛上歇息,享受一下这里的恬静和美、夜不闭户的世外桃源之风。
  话说救起王五的是岛西头村落的一户徐姓人家。这日下晌,徐老汉和女儿徐凤收网时见一壮汉躺于船板上,搁浅在沙滩,奄奄一息,便将其救起,背至家中,日以煎汤,夜里熬药,不出几日,便将这王五体能恢复如初。王五孤身一人,有此落脚之地,倒也十分满意。这徐凤见王五面善,身强体壮,又极勤劳,便打心眼里喜欢,一来二去,终成连理。
  过了半年光景。一日,小夫妇打鱼归来,忽见岸边有一对小生灵,黑绒绒,怯生生,身上满是伤痕,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对小黑瞎子,在那里栗栗发抖。王五夫妇顿生怜悯之心,将一对小生灵抱至家中,用往日采集的鹿衔草水洗,悉心喂养,过了几日,两个小黑瞎子便活蹦乱跳,煞是可爱,与老汉家形影不离。
  天有不测风云,一日,徐老汉忽染重病,卧床不起。王五夫妇甚是焦急,便要划船前往伯力街,求医讨药。据说那伯力街可大呢,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徐老汉怕小夫妻驾船有所闪失,便把一对小黑瞎子放在船上以做伴壮胆。小夫妻到伯力讨药倒也顺利,驾船回来,不料,临进岛时,狂风大作,几个恶浪打来,将船掀翻,小夫妻俩连人带药和两个小黑瞎子落入水中。两个小黑瞎子本极谙水性的,捞得小夫妻和装药行囊,各自携起一人,凫水逆流而上。那风,那浪,那人,那黑瞎子,搏击风浪的壮观,煞是感人。
  过了一个半时辰,返回岛上,幸好那药包裹得好,还未湿透,药效并不影响。徐老汉吃得药后,过了月余,病情渐好转,小夫妻俩高兴万分。这对小黑瞎子和小夫妻俩风雨同舟、共搏风浪后,越发形影不离,宛如家养。徐老汉一家甚是喜欢,左邻右舍,也以为奇,道是老汉拣了个女婿,又添了对孙儿。
  后来,那对小黑子大了,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汉家,来到岛西头一条叫月牙儿河旁的几株老树下。那树可大呢,听说有上千岁,树中有洞,冬天那黑瞎子便在洞中蹲仓歇息。老汉一家也每每前去看望,心怀挂牵。
  人们都道野兽伤人,可这对小黑瞎子却和岛上人家和睦相处,从不祸害庄稼和骚扰生灵,直到繁衍后代,多年后儿孙满堂,成群结队,呵护生灵;危难时,救人性命,庇佑着岛上的人家。人们便和徐老汉一家在月牙儿河旁盖了个小庙宇,名为黑瞎子庙,庙内供奉着黑瞎子像,人面熊身,年年岁岁,香火不断。岛上此后年年风调雨顺,岁岁鱼儿满舱,都说是那黑瞎子暗中保佑的。

  以后,来往于内地和伯力街的船只路经此岛,也要打站停歇,到庙内焚香叩首,祝福求平安。人们也就把岛叫做黑瞎子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