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吴桭臣

  吴桭臣,字南荣。吴兆骞之子。康熙三年十月十四日(1664年12月1日),生于宁古塔旧城(今海林)。小字苏还,“取苏武还乡及早还苏州(清代吴江隶属苏州府)之意。”后改名桭臣。幼聪慧,五岁时就熟读《毛诗》。后来,吴兆骞为宁古塔将军巴海的两个孩子授读时,桭臣也跟从随学。14岁时,兆骞为他聘流人、前云南大理府理刑叶之馨女为妻。
  吴兆骞接到赦归诏书后,即于八月十八日为桭臣正式迎娶叶氏。返京后,桭臣曾随父回 乡省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吴兆骞病逝于京师。弥留之际,对守护在旁的桭臣道:“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钓尺鲤松花江,挚归供showImg.jpg,手采庭下篱边新蘑菇,付汝母作羹,以佐晚餐,岂可得耶?”
  吴兆骞卒后,桭臣扶父柩返乡,覆舟于天津,脱险而归。
  康熙六十年,吴桭臣追忆青少年时代在宁古塔见闻与行事,于七月撰成《宁古塔纪略》1卷。“所叙己身居三分之一,大半多述土风”。由于所记多为亲身见闻,因此“信而有征” ,是研究清初东北史的重要文献。
  雍正四年(1726年)八月,吴桭臣又将其父遗著《秋笳集》整理成8卷,刊刻行世。时年63岁,终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