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宋小濂

  宋小濂,字铁梅、友梅,1860年生,附生出身,祖籍直隶宝坻(今河北省宝坻县),后 迁至奉天义州(今辽宁省义县)。因其父宋永瑞行医,全家迁至吉林(今吉林市)。

  1883年,宋小濂应吉林府童子试,为知府李金镛赏识。1888年冬,宋小濂应召由齐齐哈 尔赴漠河,以诸生随李金镛创办漠河金矿。在矿局承办文案,后兼理对外交涉事宜。漠河金矿初创时环境艰苦,与俄人斗争激烈。宋小濂自赴漠途中便悉心考察中俄两国边情,平日积 累内政外交经验,加上李金镛言传身教,自谓“一生致用之学皆积于此”。李金镛去世后, 继任者袁大化,亦信任宋小濂,积劳保知州。袁去职后,宋小濂亦相率辞去。

  1900年沙俄入侵,强占金厂。继之1904年日俄战争,黑龙江地区形势危急。宋小濂上书“东三省善后十二策”于直隶总督袁世凯,袁阅后即奏请朝廷任宋小濂为漠河金厂提调,会 同总办刘焌前往收回漠河金厂。当宋小濂赴任行抵齐齐哈尔时,谒见了黑龙江将军程德全, 程认为宋可与共大事,即留置幕中,总文案及善后事宜。时强邻压境,沙俄吞并东北领土主 权的野心昭著。当时森林、矿产、电报、航运等大半为俄人所控制,程德全将军一一收回主 权,宋小濂出力为多。同时,致力于垦荒、开屯、整军、兴学,设治以变通旗制。补海伦直 隶厅同知。程德全赏识宋小濂的才干,极力奏荐,不久以道员交军机处存记。

  1905年日俄议和后,外务部以宋小濂熟悉邦交边事,召其入京备顾问,并充学部谘议官 。1906年农历六月,外务部派宋小濂、杜学瀛赴哈尔滨与中东铁路公司总办霍尔瓦特重订购地、伐木合同,宋小濂旋任黑龙江铁路交涉局总办。前此原总办周冕同中东铁路公司订立过 一系列出卖利权的合同,使中东铁路占黑龙江土地、森林、煤区甚广。铁路交涉局费用皆仰给于中东铁路公司,而事事听命于铁路公司。宋小濂为了争回主权,自筹交涉局费用,力争将前订合同作废。同年9月10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双方开始谈判,相持两年,双方会议140余次,宋小濂据理力争,毫不退让,终于改订新合同,使俄人购地减少7万余垧;伐木减少林区水路长400余里,宽一百数十里;减少林区面积“长十分之九,宽十分之八有奇”;增加地租、木植、煤税若干。朝廷因之擢升其为呼伦贝尔副都统,旋改兵备道,协同黑龙江巡抚 周树模与俄谈判勘测边界,订立《中俄满洲里界约》,使沙俄侵占满洲里的企图未能得逞。 1911年,调任黑龙江民政使。

  辛亥革命爆发后,宋小濂接替周树模署黑龙江巡抚。他维护清朝统治,压制革命者,但 对革命学生的抵御外侮要求表示赞同。民国元年,宋小濂任第一任黑龙江都督兼民政长。同年,沙俄策动札萨克图旗(科右前旗)郡王乌泰叛乱,宋小濂受命与吉林都督及郑家屯巡防队配合,派军队镇压,9月将叛军击溃。俄国方面对宋小濂极为怨恨,向中国政府一再施加压力,迫使北洋政府将其调至北京充任外务部顾问及参政院参政等闲职。1920年,中国收回中东铁路主权,外事交涉频繁复杂,宋小濂又被推荐赴哈尔滨任中东铁路督办,1922年1月辞职归隐。

  1926年卒于北京。终年66岁。

  宋小濂喜吟诗,有《晚学斋诗草》12卷传世。他所撰《北徼纪游》、《呼伦贝尔边务报 告书》等,对研究漠河金矿史、中俄边界交涉及黑龙江近代史均有重要价值。又辑录许多文稿,编为《抚东政略》、《赐福廔启事》,保存了一批珍贵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