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准确把握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科学内涵

边飞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坚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需要。

一、坚守人民立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本质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详细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特征的科学揭示。“两个绝大多数”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价值诉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和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论断鲜明表达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主义根本立场,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本质诉求。

二、坚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而在这其中,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一切社会物质财富由人民群众创造;人民群众是科学、政治、哲学、艺术等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不会自发完成,必须由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进而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为基本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唯心史观颠倒了的历史颠倒过来,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和推动历史发展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立场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运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所在。

三、坚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在无产者不同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要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必然要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而不可能仅仅代表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不可能仅仅为一个或几个小集团谋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代言人,而且是整个被压迫阶级、被压迫人民的代言人,其不仅要解放无产阶级,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因此,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政治立场。因此,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试金石。

四、坚守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97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出“为人民服务”的号召,依靠发动群众力量,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道路,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残酷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始终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起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丰碑。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迈进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坚守人民立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一定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会取得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