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古代驿道文化遗存研究座谈会在黑河市召开

  12月22日,由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黑龙江省地方志协会主办,黑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黑龙江省古代驿道文化遗存研究座谈会在黑河市召开,会议以黑河地区古驿站文化为研究内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清代墨尔根至漠河驿道文化遗存研究》为核心议题进行交流。省志办副主任石再军、省志办市县指导处处长刘树波、省志办编纂处处长房波、省志办市县指导处主任科员梁辰、黑河市、各县(市、区)志办主任及地方史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市志办主任田桂珍主持会议。会前,黑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宝顺会见了省志办一行及专家、学者,并针对此次座谈会核心议题进行了会谈。
  黑河市驿站文化源远流长。清代,沙俄不断入侵黑龙江地区,占领尼布楚、雅克萨等地。一六七三年(康熙十二年)南方又发生“三藩之乱”,宁古塔驻兵奉兵入关,东北边防削弱,东北边患问题也日益严重。为改变这种局面,平定叛乱后,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在黑龙江设立驿站就是当时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年驿站的设立对抗击沙俄侵略、保卫边疆领土、沟通边疆与内地的交通起到重要作用。清代的黑龙江留下了一个以驿站为节点的交通网,其中墨尔根古驿道全长700多公里,道上驿站头站至10站位于嫩江县境内,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批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位专家、学者提出黑龙江省古代驿站体系应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驿站文化的研究,能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开发建设保卫北部边疆的历史文脉,为我国古代东北边疆开发史研究提供物质文化遗产佐证。
  省志办副主任石再军指出,黑河驿站文化源远流长,是黑龙江驿道文化遗存研究的出发点,要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古驿站及站人文化保护、传承的紧迫性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站人文化调查保护工作,调动多方力量,加大研究力度,做好驿道文化遗存的挖掘整理工作,将征集的各类文字、影像和实物资料深入整合,形成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我省历史文化,实现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的功用。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