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阎家岗遗址

阎家岗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位于哈尔滨市西南郊25公里阎家岗、松花江支流运粮河(又称库岔河)北岸二级阶地南缘。遗址范围东起道里区新农乡砖厂,西至阎家岗农场啤酒厂,东西长600米、南北宽70米。地理座标为东经126°18′30″、北纬45°36′30″。阎家岗附近是宽阔的平原地带,表面覆盖着全新世沉积物,只有略为高起的垄岗,即断续分布的残存第二级阶地,才有晚更新世地层出露。第二级阶地通常高出河水面10余米,最高处海拔146米,其下部主要由属于上更新统顾乡屯组的黄土状亚粘土、亚砂土和灰白色粉砂层组成,文化遗物和化石均出自距地表3.5—4.2米深的黄土状亚砂土层下部和粉砂层上部。

1982年6月,新农砖厂工人取土时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以下简称哈尔滨市文管站)闻讯前往调查。1982年至1985年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文管会)、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以下简称省考古队,今省考古所)、省博物馆、哈尔滨市文管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联合发掘队,进行科学发掘。

阎家岗遗址出土标本有石制品9件;古脊椎动物化石33种2500余件;若干骨器、烧骨、炭屑和粪便化石;大量兽骨叠置而成的两处古营地遗迹。

石制品的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和石核。质料主要为黑色燧石、灰色中粒石英岩和脉石英等。其特点是人工打击痕迹较为清楚,证明当时的古人类已会修理台面,做二次加工,有相当的工艺水平。砍砸器1件,由灰色石英制成,长×宽×厚为112×90×81毫米。一侧边缘遗有3个连续加工疤痕,系由背面向劈裂面打击,背面大部保留砾石面。刮削器2件,其中1件用黑色燧石制成,平面略呈长方形,刃缘位于一侧长边,遗有数次修整疤痕。另1件用小石片制成。

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碎骨43件,其中加工成骨器的7件,均用野牛或野马管状骨碎片制成。骨器可分为有尖类、有刃类两种。有尖类4件,有刃类3件。1件有尖类骨器长12厘米,宽2.6厘米,扁尖,两侧边略直,左侧劈裂面向腔面琢击4次,下端向内向外各打击1次,形成似铤的底部。1件有刃类骨器长22.3厘米,宽3.4厘米,平面略呈圭形,右上侧经过刮磨,边刃锋利,臂裂面平滑。右下部由外向内轻击,使骨体平整,便于持握。

发掘出土的两个古营地遗址相距约40米,分别由500和300多块兽骨垒砌而成。残存的半圆圈形墙基朝南或东开口,墙高0.5—0.8米,宽0.6—1.0米,外径5—7米。围墙某些部位的边壁垂直而整齐,大致由4层骨骼叠置而成,下层骨骼粗大,多为残破的披毛犀头骨、肢骨,上层骨骼略小,以野牛、野马和大角鹿的骨头居多,有的野牛肢骨出土时仍保持关节连接状态。兽骨以未成年个体居多,也有一些老年个体。古营地遗址下面,发现了富涵有机质的古土壤层,古地面上分布少量烧骨和炭屑。这种古人类露天性临时宿营地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与苏联境内莫洛多娃、麦津和马尔他等遗址发现的相似,为研究东北平原地区古人类的生活、居住和狩猎方式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因此,它在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遗址中哺乳动物化石冲类有:松花江猛犸象、真猛犸象、普氏野马、披毛犀、大连马、野驴、河套大角鹿、马鹿、驼鹿、东北野牛、王氏水牛、普氏羚羊、狼、豺、最后斑鬣狗、似浣熊貉、沙狐、赤狐、黄鼬、艾鼬、野兔、达乌尔鼠兔、喜马拉雅旱獭、普通刺猬、鼩鼱、东北鼢鼠、灰仓鼠、布氏田鼠、五趾跳鼠、野猪。按哺乳动物的生态习性分类,属于草原类型的约占71.2%,属于森林类型的约占25.8%,属于河流沼泽类型的只占3%,反映草原环境的特征十分明显。

对采自古土壤层的土样和粉砂层内粪化石进行孢粉分析,发现如下种类孢粉:云杉属、冷杉属、松科、松属、桦属、榆属、榛属、鹅耳枥属、柳属、栎属、李属、麻黄属、蒿属、藜科、禾本科、莎草科、石竹科、蓼科、茜草科、牛儿苗科、葎草属、伞形科、双星藻科、菊科、茄科、蔷薇科、水龙骨科、卷柏属、真蕨纲等。孢粉分析结果反映的生态环境与哺乳动物群的生态习性基本一致,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阎家岗一带,为疏林草原的自然景观和较寒冷的气候特征。

根据对动物骨骼化石所作的碳—14测定,阎家岗遗址的绝对年代为距今22370±300年,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前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