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流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密山县兴凯湖与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以东1.5公里的湖岗上。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
1972年9月经省博物馆调查发现,并对遗址西北部的墓地进行了发掘,开探方12个,发掘面积共280平方米。清理墓葬32座,鱼窖10个。出土文物共计760件。
遗址东北部略高,向西渐低;文化层堆积西北部较厚,东部渐薄。地层可分3层,第一层为黑色耕土,0.15—0.25米,土质松散;第二层为黄褐土,0.2—0.35米,质地疏软,出土大量早期的陶片、压制和磨制石器,骨、角、牙器,以及兽骨、鱼骨等;第三层为黑褐色土,0.23—0.39米,质地紧密而有粘性,遗物较少。
遗址有明确的文化层堆积,属于上层(第二层)的遗迹有墓葬31座。下层(第三层)的遗迹有鱼窖和墓葬。虽然下层出土遗物较少,但仍可见两层的区别。反映在陶器上的特征是:上层陶器有夹砂灰褐陶和夹砂黄褐陶两类,其中绝大部分是夹砂灰褐陶,另有少量的泥质红褐陶。陶器的纹饰极为丰富,各种纹饰很少单独出现,大多是几种纹饰组合起来装点器物。鱼鳞纹或菱形纹为主体花纹时,其组合尤为多样。除部分陶器的纹饰仅饰于器身上部外,多数饰于器口至下腹部。少量陶罐口沿还饰刻划纹、圆窝纹。有的陶罐通体布满花纹,仅个别陶器为素面。花纹的组合都是将不同纹饰自下而上分层装点。陶器纹饰的典型代表是鱼鳞纹、菱形纹、篦点纹、短条菱形纹、小长方格篦纹、网纹等。此外还有凸波折纹、三角纹、凹弦纹、凸弦纹、附加堆纹、指甲纹、刻划纹等。其中鱼鳞纹和菱形纹是纹饰中数量最多、组合形式多样的纹饰。陶器种类单一,仅有罐、钵,形制也少变化。陶罐大多上腹大,下腹缓收成平底。也有作直筒形的,器口或直或微敛或稍敞。常见器形为筒形罐、直口罐、敛口罐、侈口罐、折沿罐。下层陶器数量较少,陶器质地主要是夹砂褐陶和夹砂黄褐陶两种。典型的陶器纹饰是大而深的刻划菱纹、三角纹、短竖纹、折线纹。此外,还有拍印三角纹、方格纹、菱形纹、戳刺椭圆窝纹、细凸弦纹、细附加波纹。一般均施于器身,有的口沿饰刻道、戳刺纹或三角纹。并有少量与上层相同的鱼鳞纹、菱形纹等。器形仅见罐类,为直口、厚唇、厚胎,有的罐做出短沿侈口。
上层出土的石器工具以压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和直接打击法制作的石器较少。有压制柳叶形凹底石镞(宽身窄底)、桂叶形石镞、带铤石镞、鸟喙形尖状器,有柄圆头刮削器,一面隆起的磨制石斧等。下层石器中,石镞、尖状器、刮削器等较上层少。
骨、牙、角器较发达,其中骨鱼镖、鱼卡、两端器、骨(角)穿针、牙刀以及牙饰等都富有特色。尤其是出土的骨雕鹰首,生动地刻划了猎鹰海东青的形象。鱼形角雕简洁地勾勒出游鱼的形态,它们是否与图腾崇拜有关,有待研究。
发掘墓葬32座,其中31座出于上层(第二层),1座出于下层(第三层)。葬式中一次葬与二次葬,仰身直肢葬与屈肢葬并存,以及附葬制,都使此类文化自具一格。
鱼窖10座,也出于遗址的下层,鱼窖的发现在省内考古史上还是首次。上、下两层都出土具有形制大体相似的石镞、尖状器、刮削器、石斧、石凿等生产工具。代表上层文化特征的鱼鳞纹在下层亦可见到。这都显示出上下层文化面貌的明显的一致性,反映两者属于同一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年代相去不远。
新开流遗址有较厚的文化层堆积。居住地挖有鱼窖,还有氏族公共墓地,埋葬又有先后,这些都表明当时人们曾在此长期定居,过着以捕鱼为主兼营狩猎的生活。遗址中的器物群、墓葬、鱼窖均具十分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些都不同于国内迄今已发现的诸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较早。上层5号墓的人骨,经放射性碳—14年代测定,距今5430±90年,树轮校正年代距今为6080±130年。
新开流与省内的昂昂溪、安达青肯泡和抚远亮子油库遗址均有共同因素。其年代、经济类型、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相近。以新开流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
1981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