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宝遗址属青铜时代遗址。位于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宝屯北面嫩江左 岸的二级阶地上。东距嫩江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处约15公里,西南隔江与吉林省大安县东山头 遗址相望。南紧临嫩江约0.5公里,西南0.3公里是和嫩江相通的大庙泡子。遗址分布在阶 地西南端较为平坦的地带。面积南北长450米、东西宽400米。经钻探表明遗址分布范围达12 万平方米。台地因雨水常年冲刷,形成数条南北向的大断沟,剖面暴露有较厚的文化层堆积 。
1964年省博物馆对嫩江下游左岸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1974年8月省博物馆对遗址进 行首次正式发掘。共开5×5米探方6个,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发现房屋、窖穴和窑址等遗迹 ,出土一批较为典型又具有地方特点的陶器、骨器、角、蚌器及少量的石器和铜饰。1980年 省考古队进行第二次发掘。几次发掘共清理出房址3座,窖穴(灰坑)40多个,陶窖1座。此 外,还发现有隧洞、灰沟(防护沟)及墓葬等遗迹。出土大量陶器及部分石、骨、蚌器等50 0余件。
房址为圆角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房屋面积约为4.4×8米或4×4米。门朝东南, 门道呈斜坡形,长1.3米、宽1米,与室内居住面相连。地面经过夯打,夯层厚约5厘米,后 经火烘烧成黑灰色。室内正中有椭圆形灶坑。有柱洞,构筑方法是先挖一个椭圆形坑,长1米 、宽0.76米、深0.5—0.6米,然后将木柱直立坑中,再填深灰色沙土并夯实,夯层紧密, 十分坚硬。木柱当是支撑屋顶的支柱。室内紧靠西北壁设有土台,高0.25米、宽1米、长4米 ,是搁置生活用具的地方。在室内西侧有窖穴。
窖穴有圆形和长方形两大类,圆形窖穴又可分为竖井式和袋式两种,后者居多。袋式窖 穴深浅、大小不一,最深者达4米。有的底部经过焙烧,为储存物品之用。长方形窖穴一般四 壁较直,口径与底径相等,深1—2米不等,有的底部有对称的小圆坑,或许是供摆放尖底器 物之用。有的小圆坑形似柱洞。
隧洞遗迹,即是竖井式窖穴底部向一侧挖一长洞,洞宽0.7—0.9米,高1米左右,最长 者可达7米。此类遗迹用途不明。
灰沟(防沪沟),是白金宝文化的重要遗迹之一,分布在发掘区的中心,跨越6个探方( 两端均未到尽头),东西向呈“”形。沟宽1米、深1米左右。沟壁斜直,底部略窄。是用 于防护及守卫目的而构筑的。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完整器物达1000余件。器类有鬲、罐、钵、壶、盆、碗、杯、支座、网坠等。
以夹砂灰褐陶、黄褐陶、泥质黄褐陶为主,有少量红褐陶,还有一部分陶器饰有“红衣 ”。均为手制。器物的唇、耳、底、足等分别制成后,再安接在器身上;鬲足是分别做好后 再连接到一起的。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坚硬,色泽纯正。素面居多,但带纹饰的也占一定比 例。纹饰以绳纹和几何篦点纹、动物纹为主,还有附加堆纹、指压纹、锯齿纹、方格纹、刻 划纹、弦纹、戳刺纹、乳钉纹等。绳纹有粗细之分,多见于鬲。篦点纹是白金宝文化最富特 征的一种纹饰,以其组成各种几何图形和变形动物图案,其中以羊纹、蛙纹、鹿纹、骆驼纹 为主的动物纹图案尤为突出,朴实而生动,既有写实的风格,又富有抽象艺术美。个别器物 饰以仿回纹、仿蝉纹等图案。篦点纹主要饰于钵、罐、壶等器物上。
遗址不仅文化层堆积厚,而且叠压、打破关系十分复杂,为白金宝文化本身的分期提供 了科学依据。遗址为同期文化,有早、晚之别,大体上可分上、下两层,其早期(下层)相 当于商代末期,晚期(上层)相当于西周末年。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分别为3260±70及29 00±100年。
遗址出土的陶鬲,是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代十分流行的器物。它的出 土反映了松嫩平原与中原古代文化在炊煮器使用上的一致性。陶器上的仿回纹、仿蝉纹等图 案的出现,说明白金宝文化受到了黄河中下游商、周青铜文化的深刻影响。发现大量的房址 ,以及较厚的文化堆积来看,证明当时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蚌刀、蚌镰的大量出土,表明 当时已开始经营农业;磨制精致的骨鱼镖以及灰坑(窖穴)、地层中较厚的鱼骨堆积,则是 渔猎经济占有相当地位的标志;陶器上较多动物纹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畜牧业已有一 定程度的发展和繁荣。
与白金宝文化类似的遗存在松嫩平原分布十分广泛,嫩江下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官 地,松花江中上游肇源县卧龙、四合、燎源、望海屯,富裕县小登科,讷河县二克浅,以及 吉林省大安县东山头、汉书,镇赉县的坦途西岗子都有类似白金宝文化的因素。但它们之间 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或许是遗存形成的时间以及所处地域的不同所致。
白金宝遗址是松嫩平原面积最大、堆积最厚、遗物最丰富的一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遗存 ,对探讨松嫩平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1981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