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城墙砬子山城

城墙砬子山城属渤海时期山城址。位于宁安县城西南30公里、镜泊湖中部西岸高山之间。山城东北距湖中的小孤山1公里,南面毗邻湖中的珍珠门,相距0.5公里。

1958年、1959年、1964年和1981年省博物馆、省考古队等单位曾多次进行调查。

山城坐落在两山之间,墙依山势走向而筑。东、南、北三面被湖水环绕,西侧为悬崖峭壁,西南面为陡坡,亦是东、西两条山脊的合拢处。北面为缓坡,地势平坦开阔,与湖湾紧紧相连。在山城的东南隔湖对岸是古城墙(小长城)址的起点,与山城遥相呼应。山城东北至西南为长,东南至西北为宽,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约为3100米。

北墙为一条笔直的土筑墙,横亘在两山之间,与两山的北端山头相接,距北面湖湾不到200米。城墙修造比较坚固厚重,现存高为3—4米。一门居北墙中间略偏西,门宽2.5米。门外附筑一瓮城,已夷平,但迹象犹存。在墙的西段筑一较大型的马面,突于墙外。在门址东侧约4米处有一缺口,疑为被水冲刷所致。墙外掘城壕一道,迹象清楚可见。

城址西面北段为险峻高耸的山峰,此段以悬崖峭壁为墙。仅在山峰南坡山腰间筑有短石墙,现残存成两段,墙高0.3—0.5米。惟在西南段地势缓坡处筑成一道格外高大厚实的土石混筑墙,现存高度为6—8米,顶宽3—4米。墙外附筑有两个方形马面,均以石块砌于表面,其内以土填充。

南墙为石砌筑,以花岗岩石块叠砌在较平缓的南山脊上,气势宏伟壮观。墙面平整,高3—4米,顶部宽敞,可行车马。南门址居南墙正中,门外附筑一瓮城,开口向西,与城外的斜坡慢道相连,当年通往山下道路的基石尚存,排列整齐。

东墙是一道较长的石筑墙,沿着东山脊即湖边,由南向北走向,石墙大部保存完好。墙以大小相等的石块层层叠砌而成,现存平均高度为1.5—2米,最高处可达4—5米。至尽头与北墙的东端相连。在石墙的北段发现两处缺口,宽均为2米左右,疑为当年由此通向湖边的便门。同时在湖边一侧发现四处石台,均借助地势,略做修整,面积为4×4或6×6米不等,似为瞭望台台址。

城内地势南高北低,东西两侧为坡地,中间凹陷,形成了南北向的似簸箕状的地势。在城内东北侧,发现一座土筑方城,周长95米、墙高1—1.5米,无门址,相传为土牢。其用途尚待考证。在北门内左侧有一圆坑,坑内堆有乱石,有人认为是一处建筑址。城南门址东端,发现一处面积较大的建筑群址基石,排列整齐。城中尚有近现代房屋废墟。城内外已被参天树木遮盖,地表上难以寻找到任何古代遗物。据《宁安县志》载:在城中曾出土过一枚铜印,其印文曰“勿汗州兼三王大都督”。金毓黻先生据此考证:“唐封渤海诸王曰渤海国王(初封渤海郡王)兼忽汗州都督。《宁安县志》所记印文必有讹误。忽汗一作勿汗。余疑印文当为渤海国王兼勿汗州都督印,十一字也”(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卷二十《余录》。)。该处山城的年代,应为渤海国时期所建,其后为东夏国(又称东真国)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