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的职务。刘少奇经过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负责同志反复酝酿,决定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夺取东北的斗争,是“向南防御,向北发展”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也是为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的一个重大战略行动。从中共中央提出争取东北的设想到进军东北后把工作重心转向乡村和中小城市,着眼点有一个重大变化。刘少奇提出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是这一变化的标志。
1945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确定了全力争取东北的决策。9月19日,刘少奇在为中共中央决策起草的《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中正式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们能控制东北和热、察两省,并有全国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示中同时指出:“热河及察哈尔两省我必须全部控制,东北全境我亦有控制可能”。随后,鉴于国民党积极向东北运兵,9月28日,刘少奇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指示电中又提出,“我军进入东北的部署,应将重心放在背靠苏联、朝鲜、外蒙、热河,有依托的、有重点的城市和乡村,建立持久斗争的基点。再进而争取与控制南满沿线各大城市。”
11月初,国民党两个军由美国军舰运至秦皇岛登陆,攻占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坚守的山海关。苏军于11月19日突然要求东北人民自治军退出长春铁路沿线。11月25日,国民党军队占领锦州,对东北即将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在这个关键时刻,是和国民党军队决战还是分兵发动群众,以主要力量建立、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以准备以后的决战,这是关系整个东北战局以至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又一个重大决策问题。此时,在东北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显然是不利的。
针对东北出现的新情况,11月20日刘少奇写了给东北局的重要指示电:“长春沿线及大城市让给蒋军”,“你们应迅速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基础”,并指出:“只要我能争取到广大农村及许多中小城市,紧靠着人民,我们就能取得胜利。”反映出中共中央争夺东北的着眼点已经明确转向在东、北、西满的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建立根据地。11月22日,刘少奇在给重庆周恩来的电报中首次将中国共产党以主要力量转向东、北、西满建立根据地的新方针概括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此后,东北人民自治军主力开始改变过去集中作战的部署,将主力的大部分分散于东、北、西满,分散进行剿匪、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工作。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后,由于兵力分散,战线过长,在战略上严重被动,而东北人民自治军由于贯彻“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得以保存主力,分兵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随时集中兵力给敌人以打击,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刘少奇同志对此曾做出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争取胜利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