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东北地理位置优越,北靠苏联和蒙古,西接蒙古,东邻朝鲜,南濒渤海与山东半岛相望,西南部是中国共产党已创建多年的晋察冀根据地;东北有丰富的资源,发达的工业,便利的交通,有利于支援革命战争和进行经济建设;东北幅员辽阔,为人民军队顺利进行运动战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正是充分估计到了东北所具有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地域、敌我力量对比、经济优势等,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就提出了战后全力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他特别强调说,从我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后,鉴于东北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争取东北,是整个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出奇制胜的重要一步。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这个时期,是争取东北的最关键时刻,任何决策上的迟疑和行动上的片刻迟缓,都将铸成大错,刘少奇曾严峻地说过,这“将逃不了历史的惩罚”。在国共谈判进行中,蒋介石的军事行动频频而起,向八路军、新四军驻地和解放区中心地带接连发动进攻,首要目标是抢占平津,控制华北,继而进占东北,战火却遍及华南、华东和中原等地区。蒋介石在谈判中把东北问题排除在外,意夺独占东北。情况表明,中共中央和1944年夏秋原定的向南发展的战略,已不适应新形势,迫切需要改变。

9月14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会议,决定成立东北中央局,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办事处暂设沈阳,对外不公开。在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后,9月19日,刘少奇两次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并根据会议决定,为中共中央起草发出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指示。明确指出:“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所谓“向北发展”,主要是抢在国民党军队的前面向东北全境发展,以全力夺取整个东北。“向南防御”就是收缩南方战线,将江南部队撤至长江以北,加强长江北的防线,坚决打击和集中歼灭来犯之敌,牵制和阻止国民党向华北和东北的进军,并从邻近东北的地区急速抽调兵力向东北集结。“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发出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电在刘少奇的笔下接连发出,指挥了争取东北战略决策的全面迅速实施。

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但没有带来真正和平。签字的墨迹未干,毛泽东刚返延安,蒋介石马上颁发“剿匪”密令,围绕其抢占平津、控制华北、进占东北的目标,先后动用100多万军队、50多万伪军,加紧军事行动。双十协定签订后,东北问题怎么办?需要立刻作出回答。中共中央在10月10日向全党发出的《关于今后我党的任务与方针的指示》中明确指出,“东北问题谈判中未提出,按原计划进行。”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