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2022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显示,全省耕地面积1713.13 万公顷,园地面积7.49 万公顷,林地面积2163.48 万公顷,草地面积117.28 万公顷,湿地面积348.73 万公顷(不含水利部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17.63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1.22 万公顷,水域面积167.78 万公顷,水工建筑物用地面积4.62 万公顷。

矿产资源 

黑龙江省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和黑龙江省东部四大煤城及北部黑河地区;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的大小兴安岭,南部的张广才岭和东部的佳木斯隆起、老爷岭等地;非金属矿产在全省均有分布,东部地区相对集中。黑龙江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39 种(含亚矿种34 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矿产93 种(含亚矿种30 种),占全国232 个有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含亚矿种)的40.09%。有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分为四大类。其中,能源矿产6 种,金属矿产30 种(黑色金属矿产4 种,有色金属矿产11 种,贵金属矿产8 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7 种),非金属矿产55 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 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6 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42 种),水气矿产2 种。已发现尚无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6 种。其中,能源矿产3 种,金属矿产11 种,非金属矿产29 种,水气矿产3 种。

水资源 

2023 年,黑龙江省平均降水深度位居1956 年以来的第10 位,属偏丰水年份。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014.98 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多25.6%。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46.98 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不重复计算量为168 亿立方米。全年全省总用水量288.92 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259.37 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1.56 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4.74 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的用水量3.25 亿立方米。

湿地资源 

黑龙江省湿地主要分布在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和大小兴安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规定的湿地定义和黑龙江省国土三调公布的数据,全省全口径湿地面积514.3 万公顷,具有分布广、类型多、景观美、功能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全省已建立东方红国际重要湿地、七星河国际重要湿地、扎龙国际重要湿地、兴凯湖国际重要湿地、珍宝岛国际重要湿地、洪河国际重要湿地、南瓮河国际重要湿地、三江国际重要湿地、友好国际重要湿地、哈东沿江国际重要湿地、大兴安岭九曲十八湾国际重要湿地、大兴安岭双河源国际重要湿地等12 处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居全国首位),有哈尔滨市1 个国际湿地城市,有103 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级20 处,省级53 处、地市县级30 处),78 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国家级63 处,省级14 处,市级1 处),11 处湿地保护小区,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动物种类 

黑龙江省分布陆生野生动物500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8 种,有东北虎、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86 种,有马鹿、狼、花尾榛鸡等;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1 种。兽类87 种,鸟类390 种,爬行类16 种,两栖类7 种。

植物资源 

黑龙江省有记录野生高等植物 2931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林草部门管理)27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东北红豆杉1 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红松、水曲柳、黄檗、紫椴、松茸、龙舌草、平贝母、库页红景天、构兰等 26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