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城子古城属辽、金时期城址。位于兰西县长江乡双城村郝家城子屯西。东距泥河0.5公里,南距泥河水库2.5公里。城址坐落在泥河右岸拐弯处的阶地上,河水由东北流来,在此转向南流,经行约25公里汇入呼兰河。
1980年5—6月间,绥化地区文物普查队对呼兰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
古城平面略呈正方形,方位南偏东25°,周长3940米。古城东墙长984米、西墙长1013米、南墙长996米、北墙长947米。城墙残高约3米,夯土板筑,夯层厚约8厘米。现存马面55个,分筑于4墙外缘,东墙11个,西墙12个,南墙17个,北墙15个。在南、北两墙的中部各设瓮门1座,亦即出入城的门址。近人在东、南、北3面墙上开挖有6个豁口,将墙截成数段,今均变成通道和水渠入口,城内已辟为农田。据当地人讲,城外原有护城壕,因耕种而被填平,遗迹无存。
城内地面上散布着大量的陶片、瓷片和布纹瓦残片等。陶片为泥质黑褐陶,轮制,胎壁厚薄均匀,以素面无纹饰者居多。仅见少数陶片表面饰以弦纹。从器类口沿看,多为大卷沿或侈口,器形为瓮、罐等。瓷片均为定瓷、土定瓷。器形有圈足碗、钵、碟和杯等。纹饰有划花和印花2种。城内还发现石臼和手摇石磨。石磨为上、下扇,直径38厘米、厚25厘米;上扇中间穿1孔,另有距中间孔约2.5厘米边缘部位又穿1孔,孔径皆为3厘米。该城曾出土铜印、铁箭头、铁锁、金簪等遗物,已散佚。在城北郊和南郊发现有大面积居住遗址,当地人称谓“老房身”。
根据郝家城子古城的建筑形制和特点,以及出土典型辽、金时期遗物,可确定该城为一处辽、金时代的大型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