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古城属金代城址。位于宾县常安乡西南5公里古城村。城东距枷板河1公里,河水由西南方流来,绕古城外东侧向东北流去,后注入松花江;南距宋家屯2公里、西距王家岗2公里、西北距戴家屯1.5公里。
1981年4月间,松花江地区文管站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
该城坐落在古城村西北,平面略呈长方形,方向为北偏西10°。城周长1010米。南北长250米、东西宽255米,墙残高1—3米。城南墙大部被夷平建成民宅,其余各墙保存较好。马面尚存10个,东、西、北三面墙各3个,南墙1个。城四隅各筑1角楼。在南墙中间设有1门址,痕迹尚存,门外附筑瓮城,现已辟为打谷场院。在城外四周掘护城壕1道。
城内地表散布着大量的灰布纹瓦残片、陶瓷片等。陶片为泥质轮制灰黑陶片,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多素面无纹饰,器形为瓮、罐、盆、钵等。瓷器残片有定窑白瓷、钧窑和龙泉窑瓷片,器形有碗、碟、盏、杯等。多数为残件。其中土定瓷片数量最多,釉色不纯正,呈白中泛黄,胎较厚,质粗糙。多为碗、钵等物。还出土有铜器、铁器及铜钱、银锭等。1973年在城中出土铜印两方。一方是“上京路提控印”,印文为汉字九叠篆书,印背镌刻汉字楷体边款“大定七年四月十八日”。提控为提辖控制,即总领之意。“提控”初为临时职称,后演变成正式官职。宋代就设有“提控”职衔。金代沿用,设置极为广泛。“上京路提控”受上京路安抚司或经略使司统领。另一方为“经略使司之印”,其官职高于前者。两方铜印的发现,对古城年代的确定有参考价值(杨虎、林秀贞:《黑龙江古代官印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另出土带有“上巡院”和“南巡院使”铭款的铜镜各1面;还有小铜人、带扳耳铜锅,铜钱和银锭,以及铁矛、铁箭头、铁刀、铁车钏、铁锄、铁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