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莽吉塔城

莽吉塔城,俗称城子山古城,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中的第十城。位于抚远县城东北10公里、通江乡小河子屯西突出江面的小山头上。城东0.5公里为抚远水道,水道为黑龙江支流,由西北向东南与乌苏里江相通。水道以东为抚远三角洲,俗称黑瞎子岛。

1976年省考古队派人进行考察。1980年春又会同合江地区文管站进行复查。

古城平面呈不规则形,似“口袋”状。城墙由东北向东南循山坡而上,直插到山腰处。由西南折向西北为一周。北临江边悬崖,借助天然峭壁为屏,不筑墙。城东北宽、西南窄,城墙东南长约480米、西南长45米、西北长400米,周长约925米。城墙现存最高处为1—2米、低处为0.5—1米。墙为夯筑,墙内外两侧掘沟为壕,迹象尚存。东南墙略偏南端设1门,已遭破坏,在门址处尚存有8块较大的花岗岩石块,均略加工成方形,上面较平,当是城门础石。古城内外草木丛生,腐殖土层厚约30厘米,遗物难寻。在20世纪50年代时古城中可见到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的建筑遗址和用石砌筑的古井,现已无存。

古城地处黑龙江下游要冲,据地险要,是控制江面水上交通咽喉重地。据考证,该城当为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中的第十城,即莽吉塔城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