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大兴安岭数字地情馆建成开馆

  经过精心筹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历经数月建设的大兴安岭数字地情馆建成开馆。
  7月28日,大兴安岭数字地情馆举行揭牌仪式,并投入使用。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石再军,大兴安岭行署副专员庞洪峰出席,并为大兴安岭数字地情馆揭牌。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学习考察组、地区档案局有关领导及同志参加揭牌仪式。
  大兴安岭数字地情馆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本着“服务多元、资源共享、方便查询、开放公益、文化惠民”的原则,实现地方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把全区的数字化志书、年鉴、地情书、影像、图片等资源集中起来,进行梳理、分类、加工、编辑,向受众展示方志成果,普及并宣传地情知识。数字地情馆是集地方志资料存储、地情展示与研究、地情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服务平台。它的建成必将成为社会各界查阅地情资料的平台、展示兴安丰富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的窗口、外界走近兴安和了解兴安的桥梁。
  大兴安岭数字地情馆利用现代科技,融合多元化展示手段,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地情展示网络平台。数字地情馆分为数字方志、纵览兴安、走进兴安、兴安人物、发展瞭望、影像兴安、图说兴安、图书查询八大栏目,每个栏目分别从全区概况、文物古迹、民族溯源、光辉历程、生态旅游、名优特产、节庆赛事、历史人物、当代人物、先优模、历代职官、发展方略、城市名片、大事要录、自然风光、社会百业等400余个不同角度,图文并茂地全方面展示了大兴安岭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成就。
  大兴安岭数字地情馆的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大众、造福子孙的民心工程,它的建成开馆标志着大兴安岭正式开启了地方志大数据时代。这是大兴安岭地区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乃至全国方志界的一件喜事,更是大兴安岭地方志办公室为开发利用方志资源、弘扬兴安民族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做的一件好事,这标志着大兴安岭地方志馆网建设进入了崭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