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发表后,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立即进行了学习贯彻,于3月10日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并对在全办开展学习讲话系列活动作出部署。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和省直机关工委的要求,4月6日,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全办职工大会,党组书记隋岩同志在会上给大家做了题为“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全面完成二轮修志任务,助推龙江经济发展”的专题党课辅导。
隋岩在党课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黑龙江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对我省近年来实施的重点战略、重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龙江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既指方向、交任务,又点问题、教方法,是我们黑龙江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武器,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根本遵循,是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振兴目标的行动指南,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新胜利的强大动力。王宪魁书记的辅导报告全面系统、实事求是、成绩说够、问题说透,找准短板、看到潜力、号准脉搏、对症施策,是对总书记讲话的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作出的全面振兴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结合地方志工作实际,着眼当前、谋划长远,全面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重要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
他强调,要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黑龙江的经济发展,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形成黑龙江经济现状的客观原因与历史原因。正如总书记说的,黑龙江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而杰出的贡献,经济建设需要服从整个国家经济形势的大局。过去四年的发展,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去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7%的增长,是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努力干出来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现的,这个成绩来之不易。黑龙江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历史形成的,有其客观因素的存在,我们要深刻理解总书记所言“抓发展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谋求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根本途径。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短板。黑龙江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是短板,这些不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经济活动缓慢,经济不够发达,进而影响到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全面推动我省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开发黑土地、矿产、口岸和旅游等资源,深入挖掘黑龙江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旅游产业做精、做细、做大、做强。
他认为,我省的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关键在法治,而不是人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德国的“磨坊事件”,表明了全社会对法治精神的尊重和敬畏,推动了公民法治意识的觉醒。当民众法治意识觉醒的时候,潜规则将不再有立足之地。
他指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可以说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米卢蒂诺维奇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东西方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关键还是要解决认识问题。要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给想干事、能干事、肯奉献的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要有包容改革先驱者探索与失误的胸襟,要赋予与其职业奉献相协调的应得利益。党员干部要有精神追求,有理想、有热情、有干劲,工作不应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应成为我们对事业的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他强调,我省地方志部门受历史和地域的限制,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上都面临很多困难,但地方志工作者不能妄自菲薄,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要有审视大局的觉悟,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摆正位置,通过努力和拼搏不断取得工作上的新突破,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钢铁队伍。
他要求,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内生动力,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创新的精神、勇于担当的气魄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努力开创地方志事业的新局面,为助推龙江经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向省委、省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