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院长 段光达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方志修编工作发展迅速,2003年完成的78卷本6000余万字的《黑龙江省志》是我省方志编修工作的壮举。但是,卷本繁多不便查阅,体量庞大不便通读,结构复杂不便利用……省志办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原则,以创新为动力,倾其全力于2011年4月开始编撰150余万字的《黑龙江省志简编》,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通观全书,我以为本书的特点有三:
一是简练。通常方志的内容广泛,记载繁复,上及天文,下及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体育、人物、风土,无所不包,不仅记述历史,而且注重现状,因而复杂性就成为方志的特点之一。但《省志简编》能够删繁就简,将上古至1985年黑龙江地区的完整历史发展进程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五大方面,予以宏观概括,清晰解读。 二是精炼。地方志的编纂历来有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志书要求记述完整,反映事物发生发展演变消亡的整体脉络,因而往往卷帙繁浩。《省志简编》则去粗取精,提纲挈领。如外事部分,以对俄对日为基本主线,使我省对外关系提纲挈领,完整通惯,一目了然。三是凝练。志书的基础和本质是客观地记述事物、事件和人物,但编纂者的观点和认知却要贯穿在材料的取舍或史实的叙述之中。《省志简编》继承和发扬中国自古以来续史修志的优秀传统,在客观、全面、准确、实事求是的记载叙述中,凝练地展现了编纂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方志的普及化是当今史学尤其是方志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责任和挑战,方志能否为更广大的民众所接收,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关乎于方志学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命运。用方志简编的形式对黑龙江的历史做全景式综述,以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帮助人们更为准确地了解黑龙江的历史全貌,是方志学服务于生活,贡献于社会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