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1956年
1956年3月6日 闵景春由五常县调来引龙河农场任副场长。 4月初 为避免物资倒流,场部由四站搬迁到引龙河北岸,现今场部位置。 5月 总场成立七科,即(政工科、管教科、生产科、计统科、财经科、基建科畜牧科),一室即(办公室)和卫生所。 9月4日 德都县委批复了中共引龙河农场总支委...
1957年
1957年8月20日 对全场198名干部进行了政治历史审查。 本 年 场子弟小学建校、场公安派出所、修配厂、皮革厂、被服厂,分别建厂。 冬 在省劳改局指示下,全场开展了“反右”斗争运动,由于运动后期扩大化,有7名干部被错划为“极右”、“右派”、“中右”。
1958年
1958年5月22日 结合“反右”运动,精简干部73人,分别下放到二龙山,北安良种场等地进行劳动锻炼。 6月 根据德都县委指示,引龙河农场成立了山河乡政府,由梁玉岑任乡长。 本 年 先后建成了制酒、制米面、制砖、制鞋、发电、制粉条、制肥皂、烘炉、弹棉等中小型工副业工厂。 本 年 机...
1959年
1959年1月13日 根据“精简机构,农场合并,场社合一,扩大再生产,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指示精神,引龙河农场,二道河子农场、龙镇农场合并为龙镇农场。合并后原引龙河农场为龙镇农场的一、二、三、四作业区。 2月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全场开展了整党整场工作。
1960年
1960年春 德都县委决定,将龙镇公社龙镇大队,增产大队、开发大队、新发大队并入龙镇农场。 本年 由于自然灾害,低标准,瓜菜代,饥寒所致,劳改罪犯死亡103人。
1961年
1961年本年 中共龙镇农场书记张俊三、副书记李强民、陈延海,副场长闵景春、吉海庭、史光、涂吉庆、孙建享、白良才。 年末 并入龙镇农场的龙镇大队,增产大队、开发火队、新发大队退出农场。
1962年
1962年4月初 根据中央调整关系,提高生产力的精神以及省、地,县委指示,将龙镇农场划为龙镇,引龙河两个农场,同时把1960年并入龙镇的原朝阳农场并入引龙河农场。 7月16日一18口,中共引龙河农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35人,列席代表9人。闵景春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1963年
1963年 3月 为响应毛主席号召,全场职工干部,家属掀起轰轰烈烈地学雷锋、创五好的高潮。
1964年
1964年3月20日 社会主义面上教育运动在全场展开。运动内容简称为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 4月末 全场发动职工群众提出整改方案116条。 9月1日 接收孙振环、张子臣等29名哈市、北安下乡青年。 本 年 德都县批准,成立引龙河农场公安分局。
1965年
1965年3月12日 引龙河农场半工半读中学(农中)正式建校开学。 4月8日 办理了接收朝阳农场手续。 本 年 建驻龙镇办事处。
1966年
1966年1月2日—6口 中共引龙河农场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召开。闵景春代表前届党委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政治,做好各项工作》的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引龙河农场委员会,由闵景春等11人组成。 3月24日 成立了场电影放映队。 3月25日 共青团引龙河农场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李...
1967年
1967年1 月 驻守农场警卫部队战士毛先峰在执行任务途中冻死,被追认为烈士。 本 年 全场先后成立了大小58个所谓造反团组织,后期实现了全场革命大联合。
1968年
1968年4月24口 在“斗私批修”、大搞“忠”字化运动中,成立了引龙河农场三结合革命委员会。 主 任:赵清录、副主任:田悦耀、周传儒、王 生、孙芝玉、张守德。 6月6日 场计财科付科长石介如被迫害致死。 本 年 为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指示,农场先后派出...
1969年
1969年8月15日 在引龙河农场范围内降了一场特大冰雹。冰雹大的和鸡蛋黄相比,小的和儿童玩的玻璃球一样大小,全场受灾面积达88,000亩,占总面积的43%,是德都县境内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特大冰雹。 12月23口 根据省劳改工作革命委员会的指示精神决定:将引龙河农场1,080名在押犯人移交给保...
1970年
1970年5月30日 与民航黑龙江省管理局签订使用飞机进行农田洒药90,000亩的协议书。 11月25日 机务科制定了机务工作章程(试行草案)。
«
1
2
...
7976
7977
7978
7979
7980
7981
798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