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医疗设备
第三节 医疗设备 县内的医疗设备,1958年以前很差,1959年以来,才开始增设。1959年全县仅有X光机、眼科器械、万能手术床、高压灭菌器、电冰箱、分析天平各1台(套、张、个)和外科手术器械、显微镜各两架、套。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主要医疗设备大量增加。截止1985年主要医疗设备,X光机增至23台...
第四节 医药
第四节 医药 一、中药材采购 1950年虎林县土产公司,先后收购虎骨7架,山参1000余两,其中最大1苗重235克。 1956年6月成立药材公司后,在虎林镇设立药材收购部,在部分基层供销社设立兼营药材收购点。1963年全县药材收购点达13处。1971年后,年收购量在20万公斤以上,品种108种...
第五节 防疫保健
第五节 防疫保健 一、预防接种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于1947年2月28日,发出预防天花接种牛痘的通知,随即在群众中用两周时间施种牛痘。1949年县人民政府再次发出预防天花,免费为群众接种牛痘的通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0年10月12日发布的《种痘暂行办法》规定和东北人民政府卫保字第437号文件...
章下序
第二章 体育章下序 解放前,虎林体育十分落后,城乡很少有体育活动,只有虎林镇国民小学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小型运动会。群众体育则向未提倡。 建国后,党和政府关心体育工作,全县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逐渐活跃,并取得显著的成绩。1983年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县体委)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由县体校校长...
第一节 群众体育
第一节 群众体育 1962年春,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70年10月,成立县体育办公室,配备正副主任和4名教练员。1985年又增加两名行政人员、两名教练,领导全县群众开展体育运动。很多机关、工厂、农村都建起了体育组织,成立篮、排、乒乓球队,田径运动开展的也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 19...
第二节 运动员的培训与输送
第二节 运动员的培训与输送 1971年春,县体委办起了业余体校,从儿童抓起,有计划地为国家培训和输送体育人才。县业余体校先后开办过速滑、篮球、乒乓球、田径、滑雪等项目,培训了1000多名少年儿童。1980年后县体委办起“三集中”业余体校(食宿集中、文化课学习集中、体育训练集中),运动员成绩逐年提高...
第三节 体育竞赛及成绩
第三节 体育竞赛及成绩 1964年10月举行了第一届全县运动会。1975年9月举办了第二届全县运动会。1983年9月举办了第三届全县运动会。此外还承担了九次地区少年、知青、职工的单项大型滑雪比赛和1次全省少年滑雪比赛工作。曾获得地区少年男篮冠军1次,获得地区少年和成年乒乓球团体第3名3次,获得地区...
第四节 学校体育
第四节 学校体育 “文化大革命”期间体育课一度改为军体课,增加了射击、野营拉练等一些军事内容,“文化大革命”后期恢复为体育课。县内多数学校能做到上体育课有专职教师。每天第二节课后做眼保建操、儿童广播体操或广播体操。 1979年6月1日至3日,县文教科、县体委联合举办了“第七届虎林县少年儿童田径运...
第五节 体育运动设施
第五节 体育运动设施 一、体育办公楼 1976年,省、县投资10万元,在县城西郊初步建成1座大型体育基地,内设3层楼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供县体委和体校办公、训练用。 二、灯光球场 1984年,县总工会在工人俱乐部院内建成1个简易灯光球场。1985年,县体委在体育广场设1个简易灯光球场...
编下序
第二十一编 社会编下序 虎林原为赫哲族居住区,清代雍正年间始有少数采参的汉族人定居。光绪二十年(1894年)放荒招垦,有汉族和少数的朝鲜族人逐渐迁来,于山沟河谷之间定居。民国8年(1919年)后,除放荒招垦外,还广种罂粟,招来了大批人口入境,至1932年全县人口增至19237人。沦陷后,有不少日本...
第一节 人口变化
第一章 人口第一节 人口变化 据文献记载,最早之居民是赫哲人。1972年7月1日,黑龙江省博物馆考古队在距虎林县西部百里之遥的密山新开流东1.5公里的湖岗上发现一处新石器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陶器、骨器。骨器有鱼勾、鱼叉、鱼标、鱼卡子等。最富有特点的是陶器上的纹饰。 这些装饰艺术都源于原始的捕捞生活...
第二节 人口分布
第二节 人口分布 宣统三年(1911年)分布在一区最多,为921人,最少为第三区,仅144人。1912年以来,外来人口多集中在黑咀子(今虎林县城)一带,民国时期划为第四区。1927年11月人口分布最多的是第四区,6958人。最少是第一区,今独木河一带528人。 1939年人口分布虎林街最多,15...
第三节 人口构成
第三节 人口构成 一、民族构成 虎林县1945年前,以汉族为主,并有满族、赫哲、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1934年统计,虎林境内有汉族29272人、满族826人、蒙古族24人、回族22人、赫哲族27人、朝鲜族1168人。 解放后的50年代末期,由于县内发展农垦事业,少数民族增多,已成为多民...
第四节 节制生育
第四节 节制生育 一、节制生育 本县节制生育工作始于1956年。当时只限于一般的鼓励和号召,没有更具体的措施,在群众中影响不大,实行晚婚和节育的人数很少。1963年初,省转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县委于1963年10月15日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第一次召开全县计划...
章下序
第二章 风俗章下序 虎林土著民族为赫哲族风俗与内地有别。自清初以来,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陆续在此安家落户,相继有辽宁、吉林少数民众迁居虎林。尤其是1958年以来,王震将军率领数以万计的转业官兵在虎林境内建立国营农场,同时又来了数以万计的流入人员,使虎林的风俗有了很大变化。既有赫哲族保留遗俗,...
«
1
2
...
9423
9424
9425
9426
9427
9428
942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