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运输
第二节 运输 1950年,汽车排有战士员工40名,有日本产“同合”汽车3台,客车1台,苏联产“嘎斯”2台。这些旧车是随部队从鞍山带来的,是当时的主要动力。当年有4人考了驾驶证,其余都是无证驾驶,只有一个主修工,没有车库和工作场所,汽车以木炭做燃料来驱动行驶。 1951年,增加了“同合”和“...
第三节 公路铁路与桥涵建设
第三节 公路铁路与桥涵建设 一、公路 1950年8月,东政解放一团组成筑路大队,用四个多月的时间筑成了包括跨跃梧桐河等大小桥梁的全长21.7公里的鹤宝公路,为宝泉岭和其它农场的开发建设在交通运输上起到了决定作用。 鹤宝公路修通的第二年春天,道路翻浆,车辆无法通行,许多地段急待翻修。解放一...
第四节 客运
第四节 客运 1958年前农场没有客车,为方便广大职工外出办事,暂用一台嘎斯—51每天跑场部至宝泉岭农场驻鹤岗办事处(当时只拉场内职工),尽管条件很差,旅客忽多忽少,但一直保持正常运行。 1973年新进一台哈一型客车,为了使生产连队群众来场部办事方便,分单双日对农场南北两片的生产队一天跑两...
第五节 交通管理
第五节 交通管理 在萝北县及宝泉岭农管局交监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农场交通科根据交通法令对车辆临检规定,每年对机动车辆定期进行春检、年审、年检,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法规教育。除每年的交通安全月活动外,在引人注目的地方,设置宣传板,张贴标语,在电线杆上搞永久性的安全教育牌。凡是在街上的行人,来往的驾车...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二章 电力通信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0年,在团司令部警通排设有电话班,班长李胡代。 1951年由基建股负责全团的用电线路的架设和安装工作。 1952年转为农场后,成立电通班,隶属场长办公室。 1958年,农场设电话班,隶属行政办公室。 1959年,农场成立电务组,组长周常。主...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一、电力 1950年秋,解放一团基建股根据建场五年规划,开始搞电气设计方案。 1951年6月,解放一团与佳木斯电业局联系,由鹤岗营业所派人来宝泉岭建变电所(现食品厂对面,属鹤岗营业所管理),担负供电控制负荷的任务。在佳木斯电网系统业务人员的指导下,由解放一团派人协助施工...
第三节 技术培训
第三节 技术培训 一、电力 1951年得到供电以来,农场的电器维修只有韩国屏1人,1954年又增加1人。 1959年,农场派出8人到佳木斯电业局学习。 从1963年开始,对生产队的电工培训,采取到电务所实地工作,边工作边学习的办法。某个生产队要搞电气安装,就组织学员到实地进行安装讲课。...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三章 商业、粮食、外贸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0年,东政解放一团的供给科,负责全团军需物资的供应,财务管理及代售商品(供销合作社前身)等工作,科长姜廷庚,副科长王海龙。 1951年为适应建设农场的需要,加强领导,便于开展工作,供给科改为经理科,下设会计室。 1952年6月,经理科科...
第二节 商 业
第二节 商 业 一、商店 宝泉岭农场商店是由供给制过渡而来的。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由辽宁省鞍山市迁移到宝泉岭,当时的小卖店叫“合作社”,仅有一栋200平方米草坯结构的营业室,一半做仓库,一半做营业室,设备条件都很差。由于资金缺乏,销售的商品品种不多。当时...
第三节 粮食
第三节 粮食 一、粮食管理 农场粮食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下的专责制。粮食职能部门下设专职工作人员。生产队、加工厂,铁路专运线设专职保管员和粮食化验员。各粮食生产单位有化验室,中心化验室设在粮油加工厂。 粮食职能部门,具体贯彻执行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和流转中的有关规定,安排好粮食计划与调拨,管好...
第四节 对外贸易
第四节 对外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经过两国政府的经济谈判,达成的贸易协定或议定书,是代表国家的。在我们的国家,是授权外贸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出口合同是由外贸部各个进出口公司根据国家对外签订的贸易协定或议定书签订的,也是代表国家的。合同一经签订,必须坚决执行,必须根据合同规定的条款,按时...
第一节 集体经济
第十四章 集体与个体经济第一节 集体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的单一经营,开始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把发展集体经济提到了议事日程,使全民所有制中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宝泉岭农场是宝泉岭管局的一个规模较大,资源较丰富...
第二节 个体经济
第二节 个体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开放、搞活”促进了农场多种经济的金面发展。1980年在农场最早出现了刻字、烟酒、理发等个体专业户。个体经营者大部分是农场职工的家属和职工子弟,他们没有固定工作,但拥有一定的资金、工具、设备等生产手段。凡自愿...
第一节 银行
第十五章 驻场机构第一节 银行 宝泉岭银行营业所,组建于1954年4月份,隶属中国人民银行鹤岗市支行,是派驻宝泉岭的金融办事机构。营业所是利用农场的两间草房改建而成,面积30平方米,同年5月1日正式营业。主要业务是办理农场各种资金结算和开展储蓄工作。营业所成员:主任史桂青、会计员张喜斌、出...
第二节 税务
第二节 税务 农场在1965年以前没设税收机构,税收工作由鹤岗市税务局负责,每月派人来场征收工商税等。 1965年3月,农场成立税务所。所长周吉明,工作人员3人。业务归萝北县税务局管理,行政由农场管理。每年税收额在40—50万元左右。主要业务有,征收工副业企业的工商统一税,还有商业、交通、...
«
1
2
...
14249
14250
14251
14252
14253
14254
1425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