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黄牛改良成果显著
黑龙江省的黄牛改良工作,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在78个市、县全面铺开。1985年末,改良牛存栏84.63万头,占总数的58%,工作开展较早的富裕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改良比重已超过90%。1985年9月农牧渔业部向全国推广了富裕县黄牛改良工作的经验。1985年全省改良牛产奶7,200万公斤,占...
牛胚胎移植成功
牛胚胎移植技术是当前许多国家为加速奶牛发展、改良品种和高产奶水平,所采用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新技术。我省1985年3月30日与美国万寿国际有限公司签订了引进牛胚胎移植技术和设备意向书,7月16日草签合同,8月16日派员赴美进行牛胚胎移植技术引进考察,9月3日签定了正式合同,在省畜牧研究所具体实施。按...
养羊数量下降趋向好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政策放宽,群众养羊积极性很高,出现全省性的“养羊热”。1982年末,羊只存栏达到381.8万只,创历史最高水平,比建国初期增长37倍,数量和质量居全国第四。养羊经济收入约1亿元,平均每个农户养羊收入达25元以上,但自1983年起,由于农产品提价,羊产品价格下降,销路不...
统计:1985年各地市畜牧业生产情况
统计:畜牧业生产情况
水产业
养鱼生产五项指标创历史纪录
1985年是黑龙江省养鱼水面、养殖产量、产值、单位面积产量和鱼种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全省已利用养殖水面达到400万亩,比上年扩大35万亩,比1980年增长74%;(其中精养面积23.5万亩,比1980年增长2.5倍);2、养殖鱼产量达到38,205吨,比上年增加9,300吨;比1980年增...
“六五”期间水产业发生深刻变化
——在发展速度上,“六五”期间,黑龙江省渔业生产彻底摆脱了多年徘徊的局面,发展速度之快,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198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6,389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比1980年增长2.3倍。五年平均,年递增26.9%,比历史上最好的“一五”时期年递增率提高了74%。 ——在经济...
农村养鱼户迅速增加
1985年全省出现了“养鱼热”。全省农村专业和以养鱼为主的兼业养鱼户发展到16,300多户,比上年增加一倍多,养鱼千户以上的市县由上年的1个增加到绥化、肇源、密山、五常4个,其中绥化市的养鱼户已发展到2,054户,全市有6个乡镇达到了养鱼百户以上。个体渔业已经成为水产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对全省渔...
国营水产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1985年,全省125个国营水产养殖和供销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45.4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与1980年实际亏损98万元相比,增盈543万元。其中54个水产养殖企业,在受灾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实现利润17万元,一举摘掉了连续20年亏损的帽子。 水产企业的利润额之所以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上...
亩产三百斤以上的水面发展到二万三千多亩
随着养鱼技术的不断提高,精养水面迅速扩大,有效地推动了全省鱼产量的持续稳步增长。1985年,全省城郊、基地和群众养鱼亩产超过300斤的高产水面,发展到23,000多亩,比上年增加近1倍,其中有3,300多亩单产达500斤以上。长期习惯于粗放粗养的大型国营渔场,在精养高产方面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1...
哈尔滨市利用外资发展城郊养鱼
哈尔滨市向世界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提出利用国际间低息生产贷款,发展地产淡水鱼,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和评估,贷款项目于1985年正式批准。该项目包括市郊新建2万亩精养池和改造5,000亩低产鱼池以及配套工程和设备,总投资为4.567万元,其中由世界银行提供771万美元低息贷款(占总投资47%),其余资金...
统计:水产品生产情况
推广养殖虹鳟鱼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虹鳟鱼是一种冷水性鱼类,原产美国,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优良品种,生长快、产量高、适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黑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展虹鳟鱼养殖的省份,冷水资源十分丰富,技术力量和资金、饲料等条件都比较好,发展虹鳟鱼养殖的前景广阔。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一优良品种的推广养殖非常重视,国家科委于19...
农垦业
«
1
2
...
19
20
21
22
23
24
2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