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统计:农村经济联合体分配水平
统计:农村经济总收入、总费用和内部生产性积累
统计:农村经济纯收入分配情况
统计:农村经济分部门的总收入
统计:各地区主要农业经济指标
种植业
重灾之年全省粮食生产获得丰收
1988年,我省农业生产是在自然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进行的。春耕阶段出现了全省性的严重内涝,入夏以后,局部地区相继发生暴雨、冻雹、干旱和洪泛等多种灾害,成灾面积达504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8.7%,其中绝产面积1074万亩,由于全省上下奋力抗灾,加上7—8月份全省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秋霜明显拖...
大豆种植面积突破5600万亩
1988年,我省大豆播种面积扩大到3643.4万亩,成为我省历史上种植大豆面积之大的顶峰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1984年的35年中,我省大豆的年播种面积绝大多数保持在2000多万亩的规模上。1985年超过3 000万亩,此后逐年明显增加,以致到1988年,总播种面积比1984年增加950.3...
水稻单产、总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988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29.4万亩,比上年减少41.5万亩;总产达到943.5万吨,比上年增加17.8万吨;平均亩产294公斤,比上年增加35公斤。水稻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我省水稻生产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原因:一是各地把发展水稻生产作为改造低洼易涝低产田的一项主要措施,纳入改造...
全省当年开荒42万亩,生产粮豆2 905万公斤
1988年,省下达开荒任务40万亩(不包括国营农场),安排在全省8个市(地),40个县。经年底检查验收,当年实际开荒面积达42.2万亩,超额5%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开荒计划。全省春开春种的26.2万亩耕地,当年共生产粮豆2 903.5万公斤,增加收入1475万元。在开荒的同时加强了农田基本建设。据不...
甜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88年,全省甜菜种植面积达到639.7万亩,超额16.3%完成年初省计委下达甜菜种植计划,比上年增加245.5万亩,增长62.2%;甜菜总产量达到555.1万吨,比上年增加224.7万吨,增长68%;甜菜平均亩产868公斤,比上年增加30.1公斤,增长35.9%。与历史上甜菜种植面积和总产最...
第一年大面积实施 “丰收计划” 效果明显
1988年,是我省大面积实施“丰收计划”的第一年。由于遇到春涝、夏旱、风雹等自然灾害,给“丰收计划”的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由于农业及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工作抓的紧,采取的措施得力,全省除部分受灾严重县(市)没有完成任务外,大部分县市都超额完成或完成计划增产指标,实现了大面积、大幅度增产的目的。...
培肥地力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经省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黑龙江省耕地培肥规定》于1938年7月29日在全省发布实施,从而使我省耕地培肥正式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全省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原有的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积肥专业队被解散,加上合作经济组织在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时绝大多数没有明确规定农户对所耕种土地承担的养护...
农业系统对苏贸易开端好
为了适应外贸体制改革和发展创汇农业的需要,省农牧渔业厅经省政府批准,于1988年6月成立了“黑龙江农工商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同时还与牡丹江市、绥芬河市农业局联营成立了“绥芬河市兴华进出口公司”。黑河行署、黑河市农业局联营成立了“黑河农工商对外贸易公司”。两个联营公司都有直接对苏谈判和经营权。...
小麦面积大幅度下降,产需矛盾突出
小麦是黑龙江省的主产作物。由于我省的气候特点和栽培历史习惯,除了在全省各地都有种植之外,在北部和东部地区还早已形成了以小麦为骨干作物的麦豆产区。随着城乡居民对细粮需求的增长和食品加工、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表现为增长的势头。但是,从1987年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年全省小...
«
1
2
...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