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统计:主要农产品与工业品交换比价
统计:主要商品零售混合平均单价
统计:主要农产品收购混合平均单价
审 计
省审计局继续贯彻“抓重点打基础”的方针
1988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继续贯彻审计署“抓重点打基础”的方针,共审计11 528个单位,比上年增加1366个单位,审计覆盖面由上年的31%上升34.5%。共查出违纪金额43 340万元,其中应上缴财税部门6 342万元,已上缴财税部门5 542万元。查出百万元以上违纪单位26个,10万元以...
重点项目审计任务完成较好
全省对76个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进行了审计,查出在化肥经营中乱提价、截留专项化肥、盘剥农民和多头插手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混乱等问题,查出违纪金额1 161万元,并按政策规定进行了处理。其中,对化肥违价款凡能退回的均返回到农民手中,针对经营中的问题,向省政府提出了改进建议。 全省共审计18户大中型农...
经常性审计不断完善和发展
1.定期市计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共审计5040个行政事业单位,比上年增加1070个单位,一级预算单位审计覆盖面已达80%,对省本级的一级预算单位已全面覆盖。共查出违纪金额1941万元,上缴财政170万元,较好地控制了违纪问题的发生。在扩大审计覆盖面的基础上又制订了定期审计考核办法,为定期审计规范...
实行审计工作公开制度
一是审计工作计划公开。各级审计机关要在年初将本年度市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重点、主要任务和经过批准的审计项目、审计调查项目,在各级政府和审计工作会议确定后,通过新闻媒介或各种会议公布于众。 二是审计的具体对象和范围公开。根据市计计划安排,对审计哪些单位、范围和内容,以及审计时间等,通过发送审计...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不断发展和巩固
全省已有内部审计机构2 549个,比1987年增加2.5%,内审人员比1987年增加26.6%。全省内审机构共审计14 128个单位,比上年增加133.5%,查出违纪金额15 424万元,比上年增加169.3%。完成审计机关委托的审计项目315个,对1978名厂长(经理)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促进...
统 计
我省统计改革不断深化
一年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统计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农村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到1988年末全省已有1 115个乡镇建立了统计信息办公室(站),达到乡镇总数的95.1%;行政村已基本上配备了专、兼职统计人员。继海林县进行实体型县统计委员会试点之后,木兰县也于1988年1...
统计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全省各级统计部门在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和大办“开放式”统计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充分利用统计信息覆盖面广和综合性强的优势,紧密配合形势,围绕党政领导所重视、社会公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提供统计优质服务。配合生产力标准大讨论,围绕发挥工业潜力、增强农业后劲、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
统计基础工作加强
加快了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步伐,1988年全省统计部门购置微型电子计算机80台,配备微机的县由年初占11.5%上升到年末的78.2%,国家、省和地市三级远程通讯联网已经开通,形成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加强了统计教育工作,举办各类统计专业电函教育和岗位培训,有效地改善了统计队伍的知识结构,全省县...
标准计量
省人大审议通过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条例
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1988年7月30日审议并通过了《黑龙江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198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共分八章五十四条,主要内容有:产品生产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产品储运、经销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质量仲裁程序;法律责任等。《...
«
1
2
...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