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节 专业队伍
第六节 专业队伍建场来,畜牧战线的技术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但主要还是自立更生培养起来的。建场时,只有2名从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随着农场的扩大,畜群的发展,技术人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1963年和1965年先后送笔架山学习二批,共4人。1968年知识青年进场,又在本场培训一批本场青年和知识青年...
第七节 回顾
第七节 回顾本场畜牧业发展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经过广大畜牧战线兽医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兽牧公司的成立,给农场局各农场树立了典型。1981年公司被总局评为模范集体。1982年被管局评为先进兽医院。1983年公司被评为总局先进集体标兵。 多年的经营实践证明,...
第一节 植树造林
第四章 林业第一节 植树造林全场现有林业用地总面积23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86,258亩(划给农场23,000亩),其余归地方管理。柞树占次生林面积的40%,白桦占次生林面积30.5%,黑桦占次生林面积的20% 灌树占次生林9.5%,现有森林复盖面积71.9%。 森林的经营及更新。农场管辖23...
第二节 苗圃绿化
第二节 苗圃绿化过去造林各类苗木一直靠外引,每年需购近百万株苗木,造成大量资金外流。由于种苗低劣,直接影响了幼苗成活率与成苗保存率。场党委对发展林业生产极为重视,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总局给予投资10万元资金,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扩建和改造,建立一套喷灌及幼苗病虫害防治等全部机械化的中心苗圃,使年产...
第三节 护林防火
第三节 护林防火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建场30年来。在历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场广大人民的努力,农场林业生产正在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农场林业生产发展相当缓慢,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乱砍乱伐、盗砍盗伐现...
第四节 管理体制
第四节 管理体制1978年1月由原水利二中队改建为林业站,为独立经营单位,当时全站有职工59人、干部6人、工人53人,人员主要分布在苗圃23人。水利工程队30人。 行政上隶属场生产科领导,业务上归北安农场管局生产处,负责全场林业育苗、水利设施等工程。 劳务形式,一般采取定额包干的办法,即苗圃每...
第一节 管理
第五章 粮食第一节 管理1、原粮处理 全场是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企业,自建场到现在粮食管理工作从无到有,分散到集中管理,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生产的原粮自收获进场,由生产队整理晾晒达到标准后组织上交国库。种子、饲料粮由生产单位自行保管,口粮按场粮食科下达指标限期送交场粮食加工厂进行加工,供应。 ...
第二节 交售
第二节 交售1984年以前粮食一直是国家统购统销,从1962年全场开始上交粮豆以来,截止1985年共计上交国家粮豆156,382.5吨,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上交粮是生产单位自送到国库,由场粮食部门统一派员驻国库负责掌握送粮数量,送交任务情况及送交进度和结算粮款。1984年省国营农场总局下发了...
第三节 调拨
第三节 调拨粮食供应调拨是场粮食部门下达任务,各生产队按任务送交粮食加工厂,由场加工厂按标准验质评等接收.加工厂按场提出的加工面粉标准及出粉率进行加工,加工的产成品及副产品,统一由场粮食部门进行供应及处理,加工单位不得自行变更标准或处理。 生产单位或场区居民供应,按人口、工种定量进行供应(全场实...
第四节 外贸
第四节 外贸30年来。农场的外贸出口工作在场党委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商检,银行,铁路等部门的支持下,经外贸战线全体职工的积极努力,为农场出口创汇做出了应有贡献。至1985年底完成出口黄牛227头,鹿茸15,769两,大豆4,000余吨,上交肥猪5,787头。羊毛33,803斤,蜂蜜14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六章 工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农场的工业,一是手工作坊一是副业生产。由于过去在计划和管理上没有分开,所以习惯称做工副业。最早的工业。大部那是自给性的小作坊,除制米磨面、制酒榨油.还建有修配厂、少数木材加工、被服厂、红砖制作,酱菜生产等,每年产值有15万左右。 1963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自建场有工业以来,到1969年在劳改农场时期,工业生产大都为多头分散管理,即行政上是场直属单位,生产上归生产科、工业大队,财务归计划财务科领导,1970年后,才有所逐步改进,1973年后,组建工副业科,并与交通科合属办公,工业科业务由交通科人员兼管,设科长1人,科员2人,并有一名副...
第三节 工业
第三节 工业 一 电 业 1955至1957年间,全场无电力。1958年开始,修理所用50马力座机带动20千瓦发电机发电,但只能供农机修理所和家属照明。1959年省劳改局物质部门调拨一台6140座机,并配一台40千瓦发电机发电,除洪修理所、家属照明用电外。还为办...
第一节 管理
第七章 建筑业第一节 管理1956年4月,农场已具备一定模式,相应地组建了基建工程大队(科、大队合一),由杨满冒任科长,夏振林为大队长,下设三个基建中队,分别由褚文生,周方栋、刘树生担任中队长。一个农田、水利,房屋建造设计室。1962年后,组建了工业大队,下设基建中从,木材加工等几个中队,一个设...
第二节 房屋建筑
第二节 房屋建筑自1955年9月建场至1985年,经历了30年的发展演变过程,房建工作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955年至1961年为马架子、拉哈辨阶段。 地窨子,草窝棚、马架子的名称来自建场初期。当时没有铁、木瓦匠,依岗坡朝阳面挖坑,砍树搭设三角架,以打草披苫房盖,以木条子编炕,上铺干草为半露...
«
1
2
...
7981
7982
7983
7984
7985
7986
798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