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概况
第十二章 物资供应第一节 概况物资供应站原称大库,建于1959年,负责全场的物资供应及产品销售,附属计财科领导。归龙镇农场时期只设物资供应点,1962年重新划归后,农机配件由修配厂管理,物资归计财科管理,当时科里分管此项工作的只设二人,有草房一栋,做为物资库房及办公室,同时在北安建有办事处,...
第二节 物资管理
第二节 物资管理建场初期,生产规模小,基层单位少,农场对物资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设库、统一保管,生产单位通过场领导用什么领什么,用多少领多少,进货依据生产需要,无计划,用啥买啥;哪有哪买,买回来谁要就发给谁,记账签字转帐,年终盘点多少算多少。这种情况—直到1965年,以后物资管理体系逐步走向完善...
第三节 利用及库存
第三节 利用及库存农场的物资采购供应量随着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而增加,1971年以来,每年物资进出总额在700万元左右,其中化肥用量增加幅度大,农药更是突出,最多的年份购入化肥金额达40万元之多。1973年后,仅化肥、农药用资金就达300万元,由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料零件及消耗材料也相应的增...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十三章 工商 物价第一节 管理机构农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于1979年6月,在农场党委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建起来的。名称为“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工商行政管理所”,业务受北安国营农场管理局商业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指导,农场商业科代管,经费由农场商店垫付,由农场商店年末与管局商业处结算,在上缴...
第二节 工商行政
第二节 工商行政自从1979年农场设立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以来,人体上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 企业登记管理根据省革委黑革(1979)179号《关于对全省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普查的通知》精神,对本场的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搞清了工业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按规定颁发了正式营业执照。第一次建...
第三节 市场管理
第三节 市场管理1、农场的集市贸易自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从无到有,从零散到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本着“开放搞活、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输通渠道、方便群众、文明管理”的方针,开放了集市贸易市场。集市贸易场所由流动、分散型发展到固定、集中型的集市贸易场所。经北安农管局工商局阳...
第四节 物价管理
第四节 物价管理根据黑龙江省物价局黑价字(84)54号《关于省国营农场总局与各行署、市、县物价管理权划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农场内部的产品(商品)价格和非商品收费,由农场局物价部门管理。因此总局要求:“各单位要抓紧把物价人员配齐,司其职,尽其责,充分发挥物价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垦区商品经济...
第一节 计划管理
第十四章 计划统计第一节 计划管理1955年9月建场初期,主要以开荒为主,没有农业生产,未设计划员,1956年至1961年,农场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其计划工作主要是领导口头布置,各分场的生产工作,由分场领导根据具体情况临时通知,每日生产完成情况由兼职统计上报,当时生产科设一名农情统计,主要是由...
第二节 统计工作
第二节 统计工作1955年建场初期,当时没有设置专职统计人员,属于劳改农场,分场的统计工作由农工兼管,农场统计工作由文书兼管,其工作形式主要是分场兼职统计把各种资料报给农场文书,由农场文书汇总加工整理以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当时的报表不多也不复杂,只能起到一点参谋作用。 1956年开始进行农业...
第三节 统计队伍
第三节 统计队伍统计人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就地选拔;二是农场办班培训;三是在职人员,进行函授,这是统计人员的三条主要来源。 一、就地选拔。主要是通过领导考核,老手培养,达到规定的业务水平,顶岗进行工,作,在工作中逐步得到提高。 二、农场培训。1982年9月份,由农场计财科主办一期统...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五章 财务管理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5年:9月建场,主要是进行基本建设和开荒建垓。没进行农业生产,未设财务核算机 构,统一由场长王继颜负责。 1956年:成立财务科,付科长石介如。 1956年:农场撤消,合并到龙镇农场。 1962年:恢复引龙河农场,设立财务科,付科长石介...
第二节 流动资金
第二节 流动资金建场初期,资金全部由国家拨入。当时上级主管单位是北安劳改分局,资金数额是根据农场的规模,不计生产成本,主要用于劳动改造、狱政费、基本建设,花多少,核销多少。1956年,转入农业生产开荒建设,上级根据农场年度生产。对资金的需求,按国家规定规模(30万亩中型农场)核定,分期分批拨给...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三节 经营管理建场初期,上级没配置正式财会业务人员,财务都由场长负责审批,和基建科合在一起,实报实销。 1956年,农扬以基本建设为重点,相应进行农业生产,部份开荒种植小麦、大豆,秋收亩产不到百斤,生产没有计划。大队、中队各自量力而行,自行安排,种多少算多少,都是口头布置,上级每天统一指标...
第四节 会计队伍的成长
第四节 会计队伍的成长建场初期,行政干部都是从各处调来,没有指定专业干部,谁负责什么工作,都是在报到后,根据个人档案和自报经历,由场长临时指定任务,仓促就职。当时也没有房子,都挤在一个大马架子里办公,几张桌子,你走我来,混在一起干,近似作战的前沿指挥所。所以也没有成立单独核算等组织,那时着重搞...
第五节 费用与盈亏
第五节 费用与盈亏农场初期,中期是国家包下来,生产建设资金支出靠国家拨给,收入全部上交国家。1979年国家对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即核定流动资金采取定额上交,节余归场的办法。因生产规模扩大而流动资金不足,经营不利,贷款增加,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困难。在目前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广开生产门路,发展商品经济形势...
«
1
2
...
7983
7984
7985
7986
7987
7988
798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