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建筑队伍
第三节 建筑队伍一、设计力量 建场初期,国家未能给劳改农场分配科技人员,农场只能采取就地取材的方法,自行觅录设计人员。在罪犯人员中,通过查阅档案发现人材,就工作性质的不同,从中选择大中专毕业的劳攻人员5人组建设计室,由行政技术干部管理领导。开始担负全场房屋设计、测绘土地勘查、土地规划、土地调查、...
第四节 机械设备
第四节 机械设备自1976年后,改变了过去人和泥,担灰,购进大量的机械设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如:绞拌机2台,震动器3台,卷扬机2台,龙门(12M)2架,电焊机1台,铁牛 55#1台,东方红—28#1台,南京嘎斯车1台等,木工设备上建有300平方米的木材加工车间,有大小常韵代锯三道,各类凿眼机、...
第五节 采伐
第五节 采伐木材1955年—1956年由国家直接调拔。 上山采伐自1957年开始,先后在莫沟河林场、孙吴红旗林场,沾河林业局等地采伐作业,按比例分成运回农场搞基建工程。 从1957年到1970年在莫沟河林场采伐,每年2,000—3,000平方米左右,用快马子、刀莫采伐,牛、马爬犁集材到楞场,夏...
第六节 晒场建设
第六节 晒场建设随着粮食生产的不断扩大,仓贮设施也由简陋走向健全,由泥土化“土园囤”向砖木化发展。建场初期土园仓在数量上成倍增长,一些辅助设备也逐渐齐全,截止1985年末,水泥晒场14万平方米,砖木结构粮仓9栋,计3,248平方米,仓容2,900吨,土园仓137个,仓容量达6,000吨左右,防雨晒...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八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发展概况1955年秋,场内修筑10公里简易公路,1957年由省公安厅筑路工程队修筑了9公里,通往龙镇的沙石公路,并建造两座木质结构的“引龙河大桥”及涵洞5个。 运输主要依靠场马车队(45台胶轮马车、200余头马匹),往返于北安运输。1957年场购进4台“波兰和美国产的”...
第二节 公路
第二节 公路初期场内修筑10公里的主干简易公路,1957年由省公安厅劳改局新建工程大队修筑引龙河通往龙镇、尾山的主干砂石公路(18公里),建造了两座引龙河大桥、两座小桥、7个涵洞,当年交付使用。各分场道路已畅通,并在1964年相继修建了通往水库、2队、17队等支干公路(沙石路面),到1970年全场...
第三节 运输
第三节 运输一、货运 建场初期,农场的运输业主要依靠畜力、胶轮车(马车队)往返于北安。 1957年后购进4台载重汽车;1台美国产“布拉哥”牌,1台日本产“丰田”牌,2台“波兰”,用于长途运输。同年购进2台芬兰产“芬兰”牌轮式拖拉机,负责场内运输。到1965年,载重汽车由4台增加到15台,轮式拖...
第一节 网络
第九章 通讯第一节 网络1956年7月建站,安装一部30门手摇磁式交换机,开通了由场部至各分场(大队)的通话线路及场部通往龙镇邮电支局、龙镇农场的两条线路业务,通讯里程30杆公里。1964年随着分场、生产队的增建,通讯线路增加到210杆公里。1968年成立架线队后,通讯线路由原来的单线改为双线,...
第二节 设施
第二节 设施由建站初期的硬杂木通讯线杆到1964年改用落叶松木质线杆,至1968年逐步更新为水泥线杆。通讯线于1979年后,在场部区域采用电缆线,由过去的老式磁式手摇交换机,电话机逐步发展为供电交换机和自动电话机,其主要通讯设备见附表:
第三节 管理
第三节 管理建站初期总机室,设话务员2人,外线工2人归属办公室领导。至1968年组成架线队,由14人组成,总机室话务员4人,是办公室的一个独立单位。1979年根据北安农管局指示,农场成立通讯站,归武装部领导,全场通讯人员增加到27人,同时分设两个维修点,采石场以北由13生产队交换机的外线工负责管理...
第一节 概况
第十章 商业第一节 概况于1956年4月,在押犯人和干警的增加,经支队领导研究,由当时的管教科领导及李德喜(会计)等3人筹建引龙河农场职工供销合作社,地址设在粮种实验站(原2分场)的1间小草房内,5月,兴建200平方米的土坯拉哈营业室,营业人员3—4人,因当时无资金来源,由管教科研究同意将在押犯...
第二节 经销
第二节 经销建店初期,只经营百货、副食、烟酒、糖果及日杂货等490余品种。从1964年开始范围逐渐扩大,经营项目及品种逐年增加,逐步扩大到2,000多个品种,商品也逐渐由低档转向高档商品。 资金的主要来源,一、开始时借款;二、职工入股金;三、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销售额由初期的5万元到1967年的平...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1669年引龙河商店只设2名收购员,初期时只收购一些废旧物资,收购额较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除回收废旧物资外,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指示精神,使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收购工作逐步好转,过去停止收购的品种得以恢复,过去没有销路的品种已打开销路,为收购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1...
第一节 发展概述
第十一章 多种经营第一节 发展概述50年代,农场初建属劳改农场,因此,农场只搞单一的农业生产。冬闲季节、狩猎、捕鱼、编织亦属自食自用。黄牛饲养也为生产役牛。 60年代,农场虽然兴建一些小型工业,但都是为农场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纯属自给经济性质。饲养黄牛、马匹有所发展,但仍然直接为生产服务...
第二节 经营项目
第二节 经营项目一、种植业 1、经济作物 甜菜:从1980年开始种植甜菜。开始由生产队经营,1984年转为职工承包经营,分配按合同执行。到1985年全场甜菜种植面积为14,220亩,平均亩产量为2,400斤左右。 油菜:从1984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油菜,开始由生产队和职工承包两种形式,到1...
«
1
2
...
7982
7983
7984
7985
7986
7987
798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