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中心城镇建设
第一节 中心城镇建设 开发初期,伊春为汤原县南岔区的一个行政村。其时,居住几十户,房屋简陋矮小,道路泥泞难行,周围多是塔头沼泽。伊春火车站尚无站房。1949年,林业森工管理局2栋二层砖木结构办公楼和宿舍建成使用。1950年,连续兴建了木材加工厂、发电厂(林机厂院内)、机修厂(区公安局址)、小火磨(...
第二节 卫星城镇建设
第二节 卫星城镇建设 伊春的卫星城镇是随林区由南至北的开发,铁路由南至北的延伸以及工矿企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带岭、南岔是解放前形成的小镇,其建设粗陋,除伪政权机关外,房屋只有几十间,解放后,政府在这里设立林务分局。虽开发较早,但限于当时条件以及林业生产流动作业,采完一沟搬迁一次的特点,城镇建...
第三节 城镇建设管理
第三节 城镇建设管理 伊春城镇建设管理,从地方和林业分条分块管理,到条块结合,政企合一,上下两级管理。 林区开发初期大部份建设,包括街道清扫,均由森工管理局管理。建县和县改市后,由林业和地方分别管理。 1964年,林管局与特区合并,城镇建设进入了条块结合,统一管理的新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第一节 总体规划
第二章 市镇规划第一节 总体规划 1956年,伊春林业设计公司编制了五营、新青、东风、乌伊岭、红星、美溪6个林业局的总体规划。含生产区(贮木场)和生活区,以及城镇道路网、铁路专用线、森林铁路、林业生产公路和对外交通线路。并对公共建筑和住宅进行了安排。 1957年,省建设厅派员帮助编制伊春区总体规...
第二节 中心城规划
第二节 中心城规划 一、专业规划 (一)供水 编制规划前,伊春区已建成3处浅水水源,即1959年,建成的第一水源,最大日出水量4000吨;1972年,建成的第二水源每日出水量仅数百吨,受污染报废;1980年,建成的第三水源,最高日出水量达2000吨以上,也遭污染。1982年,生活用水普及率仅为...
第三节 规划管理
第三节 规划管理 1952年12月,设县后,县城伊春的规划管理,由县民政科负责。1954年7月,成立县建设科,1958年2月,建市后,改设人委建设科,管理范围仍限于伊春城区,大体上按照1958年春《伊春城区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规划管理。本年秋,市人委颁布施行《伊春市城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这是本...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第三章 勘察设计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林区开发初期,没有设计队伍。50年代中期,随着中、北部的开发,林业基本建设任务也增加。1955年10月,组建森林工业管理局设计公司。人员由林业部设计公司的两个道路队及当时负责筹建丰林局的丰林勘测大队组成,有职工300多人。1958年,公司解体,只保留70人的道路...
第二节 森工企业总体规划设计
第二节 森工企业总体规划设计 1948年前,林区有日伪时期留下的多处采伐迹地。5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经验,开始着手森工企业总体规划设计。到1985年底,共完成林业局、场总体规划设计23项(包括改造)。其中,五营、红星林业局的总体设计是全国森工企业总体规划中最早的。 开发初期,林区一些森工企业如大...
第三节 道路、桥梁勘察设计
第三节 道路、桥梁勘察设计 一、道路勘察设计 林区开发初期,大丰、五道库、翠峦等几个森工企业,以水运(流送)为主。50年代中期,在对林区中、北片的丰林、红旗等几个新开发的森工企业的总体规划设计中,按苏联专家的意见,首先考虑了水运。当时,森林工业管理局设计公司专门成立了河川调查队,对汤旺河流域中、...
第四节 建筑设计
第四节 建筑设计 林区在开发初期,很少有正规的建筑设计。1955年,森工管理局设计公司,成立下设的设计室,只搞简单的民用建筑设计。60年代后,各森工企业相继建厂,林业管理局设计队也开始组建工业民建设计室,承担一些小型的工厂设计。各林业局也相继成立设计室(组),搞一些本局的住宅及小型工业民建设计。大...
第五节 地质勘探
第五节 地质勘探 1964年,林业设计院地质队始建。年钻探能力总进尺达6000余米。到1985年末,全队有职工76名。其中,技术人员22名。由于市内任务量不大,每年钻探工作均处于不饱和状态。从组建到本年末,总钻探进尺仅14249米。 地质队有4名地质专业人员。其中,钻工1名、柴油机手1名、化验员...
第一节 职工队伍
第四章 建筑施工第一节 职工队伍 林区开发初期,民间建房主要靠亲戚邻里帮工,政府建房主要靠从哈尔滨、佳木斯、依兰、庆安、汤原临时招募来的木瓦工。1949年,森工管理局建办公楼,从庆安招募50名木、瓦、油匠。1950年,建木材加工厂和职工住宅,又从哈尔滨市等地招募临时工人400多人。此时新建的林务局...
第二节 建筑技术
第二节 建筑技术 伊春的建筑技术融农村与城市为一体,早期民宅多用农村技术,一度农村技术与城市技术交织后,渐被城市技术代替。公用建筑则一直追随城市技术。此外,由于地处寒区,施工困难,工程人员逐渐积累了冬季施工经验,如暖棚法、冻结法、电热法等。 一、基础工程 50~80年代,建筑基础结构为埋桩基础...
第三节 重点施工企业
第三节 重点施工企业 一、林业工程公司 林业工程公司是伊春林区专业建筑施工企业,其前身是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工程公司,几经撤并。1972年,重新组建,为县团级,主要承担林区公路,大中型桥梁、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的施工。 1985年,公司有固定资产原值1627.23万元,大、中、小型机械设...
第四节 主要建筑工程
第四节 主要建筑工程 一、伊春广播电视大楼 建于1983年,建筑面积为5346平方米,大楼造型新颖、线条清晰、色泽朴素大方。主楼和辅助工程合理组合,高低交错,主楼为7层和9层框架结构,辅助工程为砖混结构,播音室构造为大房间内套小房间。主楼装修彩色釉面砖和部分水刷石;侧面、背面和辅助工程为水泥砂浆...
«
1
2
...
8965
8966
8967
8968
8969
8970
897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