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冻灾
第四节 冻灾 七台河市地处丘陵半山区,热量资源有限,无霜期短,因而,低温、冷害、霜冻又成为农业生产的灾害之一。从1949年至1982年34年中的气象资料分析是:1954、1958、1960、1969、1971、1972、1974、1979、1981年为低温年,占32%;其中,最严重的是1960、1...
第五节 风灾
第五节 风灾 大风多出现在春、秋两季,风向频率以西北为主。春季(4—5月)为大风盛期,大风经常持续3—4天。平均八级以上大风10次之多,最大风力可达9—10级,对土壤风蚀严重,常有毁苗拔苗现象。夏季大风造成麦、麻倒伏,秋季风灾导致谷子、高梁掉粒减产。红旗乡1977—1980年4年中,蔬菜塑料薄膜大...
第六节 虫灾
第六节 虫灾 农作物主要害虫可分为两类:一是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蝼蛄、小地老虎等。主要危害小麦、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的种子、根茎、幼苗,造成缺苗而减产。发生始期为5月上、中旬,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末期为6月至7月下旬。发生在湿度大的低洼地,平均温度在15℃至25...
第一节 人口来源
第三篇 人口第一章 人口状况第一节 人口来源 据考,近代七台河有人定居的时间比较晚。1913年从辽宁省凤城县和西丰县一带先后有10来户人家迁到此地,以开垦荒地谋生,居住在新兴区一带。随着自流人口的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小自然屯。土地改革时,发展成300多户的小村屯,是勃利县十二区区政府所在地,人口有6...
第二节 人口增长
第二节 人口增长 七台河市1949年总人口9194人,其中农业人口8948人,非农业人口246人。1949年至1957年人口增长幅度较快,年平均出生率23%,死亡率4‰,自然增长率19‰。人口机械增长缓慢,年平均机械增长98人。1957年末共有人口13445人。 1958年矿区开发建设时期,人口...
第三节 人口分布
第三节 人口分布 七台河市由于受煤炭生产地理环境的制约,市区范围较大,至今没有明显的城区和郊区之分,同一般城市有显著不同。在市区17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人口30多万,人口密度较小。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七台河市人口5106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2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2...
第一节 民族
第二章 人口构成第一节 民族 根据1964年人口普查统计,七台河共有10个民族。汉族46975人,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人口4085人,占总人口8%。其中满族2553人,占总人口5%;朝鲜族1379人,占总人口2.7%;回族102人,占总人口0.2%;蒙古族36人,占总人口0.07%;布依族8...
第二节 年龄与性别构成
第二节 年龄与性别构成 七台河市1982年总人口中,男性137807人,女性122050人。1985年总人口中,男性166823人,女性143089人,人口性别比例为100:116.58。 1982-1985年性别构成表 表3—5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的主要原因是矿区历年招工中男性多于女性。 ...
第三节 文化与职业构成
第三节 文化与职业构成 七台河市人口的文化构成,根据1982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统计资料,6岁以上的223354人,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的937人,占人口总数0.42%;高中程度22746人,占人口总数10.18%;初中程度67090人,占人口总数30.04%;小学程度87251人,占人口总数39....
第一节 政策法规
第三章 人口控制第一节 政策法规 七台河市计划生育法规,是按着国家和黑龙江省的要求提出的。70年代执行“一对夫妇一对孩,间隔四、五年”的政策。1972年至1977年多胎生育大量减少,全市人口出生率较大幅度下降,由1972年58.2‰下降到1977年的32.58‰。 1980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控...
第二节 宣传教育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971年至1978年重点宣传一对夫妇一对孩,间隔四、五年的政策。1979年以后普遍宣传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坚持少生、优生、优育,奖励一胎、限制二胎、杜绝三胎的政策。 1980年宣传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七台河市组成计划生育宣...
第三节 节育措施
第三节 节育措施 为了把计划生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市各级组织切实强化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纳入到工作的重要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各种节育措施,以保证每年的生育指标得到严格控制。 一、建立奖罚制度。1985年开始,对实行晚婚、晚育的青年在婚假、产假、分配住房、就业、晋升工资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
第一节 城市布局
第四篇 城市建设第一章 城市规划第一节 城市布局 七台河城市建设,根据工农混居,城乡结合的特点出发,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总体布局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以桃南为主体,东、西两区为两翼进行建设。桃南区为全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东部、西部区是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区,就近为生活小区...
第二节 城市规划
第二节 城市规划 七台河市是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工业城市。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国家建委颁发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确定规划期限为:近期1985年、远期2000年。 一、人 口 矿务局计划1982年建成东部区新矿。年产煤90万吨,本世纪末实现年产煤100万吨(包括西部区老矿)。由于煤田属...
第一节 道路桥涵
第二章 市政建设与公用事业第一节 道路桥涵 一、道 路 1958年先后开辟了跃进路和新兴路,同时开辟部分运输线路。1970年,全市有主干道5条,全长80公里,面积14.4万平方。除跃进路为岩石路外,其它均为砂石路。 1980年开辟向阳街、奋斗路、桃富路,并在新老区之间取直开辟了“七桃”路。19...
«
1
2
...
8991
8992
8993
8994
8995
8996
8997
...
17821
17822
»